2000米武裝越野射擊賽場上。和蘇七月同組出賽的上尉,很快就陷入了絕望。
原因很簡單,剛剛三百米過後,他就已經被人家拉開幾十米的距離。這種情況,過往在他心中簡直是不可能發生。
可現在,它卻真實發生了。
“2分5秒,就完成了第一個階段的700米。這個速度,幾乎已經是極限了吧?”主賓席上,看著越跑越快的蘇七月,N軍區作戰部長王棟忍不住張了張嘴驚呼道。
“沒有負重的話,能達到這個資料的人不在少數。”何志軍淡淡說道,
“但是增加了13公斤的負重,還能達到這個資料的……極為罕見。”身後的鐵路、雷克明二人聞言,都附和地點了點頭。
他們二人都是特種部隊主官,對特種作戰人員的各項訓練水平、成績都有很清楚地瞭解。
負重跑700米2分鐘搞定,算下來一千米還不到三分鐘。這個成績哪怕是在特戰部隊,都幾乎是看不到的。
要知道,眼下參賽者們負重可是13公斤,不是平時的五六公斤。看著蘇七月矯健的身影,鐵路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自己這個老部下,真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給人一個驚喜。這才幾個月不見,他的身體素質又有了飛躍。
按說從年齡上來說,這小子也已經25了,早該到體力的峰值了。可看他這架勢,竟然還在向上攀登。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思忖至此,鐵路忍不住暗暗腹誹了一句:“七月這小子,不會是因為結婚之後分居兩地的關係吧?”很顯然,這個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蘇七月雖然工作繁忙,但是顏曼青的教學工作是相對輕鬆的。小兩口在W旅也有自己的房子,不會有團聚的桎梏。
那麼蘇七月能在25歲之後還能繼續提升身體素質,就只能歸功於他的苦練。
蘇七月當初在老A時候訓練有多刻苦,鐵路這個旅長是心知肚明。對他有今天這樣的表現,也就不再意外了。
“絕對速度,七月這小子已經十分出眾了。難得的是,這傢伙本身還是技術幹部出身……”看著蘇七月的精彩表現,現場地位最高的秦部長,也忍不住暗暗感慨。
“前面就到‘好漢坡’了,能不能拿到一個創紀錄的成績,就看這一關了。”何志軍突然開聲提醒道。
聽了這位何副部長的話,大佬們紛紛打起精神,向賽場上投入關切的目光。
……快速衝刺在
“好漢坡”上,蘇七月心如止水。越野跑中,上坡技術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果沒有掌握上坡的技巧,上陂時體力消耗過大,會讓後面的跑步變得艱難,也可能因此而落後別人一大截。
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上坡方式,有的人會選擇放慢速度、上坡不停歇;有的,會選擇加速擺臂快走;另外,還有用雙手按壓大腿大步向前跨的方式前進。
軍事型別的越野跑之中,雖然一些上坡的方式無法使用,比如藉助工具之類。
但是在技巧上,同樣是存在的。如果找到自己最合適的上坡方法,科學的方式是根據賽道的情況,去調整上坡方式和跑步姿勢,隨機應變。
原因很簡單,越野跑的賽道,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坡。這種情況下,如果上坡的方式一直不改變,就會出現動作上的偏差。
往小了說,會影響成績。往大了說,還容易造成受傷的情況。就好像眼前這幾個短坡,有的是陡坡,切地面不平,這個時候就要選擇大步疾走的方式。
如果是短的緩坡,坡度較小,那就可以用正常的狀態水平跑上坡即可。
至於長坡,更加看重的是均勻用力。要像在平路上那樣,保持持續的體力輸出。
如果坡度較小,能跑起來,可以選擇繼續快跑前進;坡度小且距離長的長坡,可以採取變速跑的方式來保持加速度;如果是又長又陡的長坡,則是大步幅快跑最佳。
六七百米的
“好漢坡”,蘇七月一直在變換著上坡姿勢。只見他的身體重心時而前傾,時而往後一些。
身子從腳踝處向前傾斜,保持肩部、背部與臀部成一條直線。腳掌方面,他一會兒使用前腳掌著地的方式,一會兒又用全腳掌著地的方式。
遠處觀戰的林曉燕,將蘇七月所有的動作都看在眼裡,心中對這個好友欽佩愈發強烈了。
作為軍中少有的博士,林曉燕當然對人體功能學十分了解。在上坡的路段中,選擇前腳掌,可以憑藉身體的聯動有彈性動能,讓上坡變得更有效率。
但是這種著地姿勢對小腿的肌肉考驗巨大,時間久了,會變得痠痛。蘇七月顯然也知道這一點,上坡的時候一直嘗試變換著地姿勢。
像他現在採取的全腳掌著地的方式,就能幫助小腿起到拉伸放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