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試探性攻擊,他們就同時出動了“海、陸、空”三大主力部隊。
海面上,雖然DA師沒有巡洋艦這樣的大殺器。
但是航運大隊的運輸艦,搭載的二十輛兩棲作戰坦克,也是非常可觀的陣容了。
至於地面上,則是裝甲大隊的天下。
兩個坦克連,加上一個裝甲步兵連,雖然看似規模不大,但是火力方面卻不可小覷。
原因很簡單,DA師的裝甲大隊裝備了全軍最先進的主戰坦克99G。
這種主站坦克是99式主戰坦克的後期改款。
其乘員數量為3人,配備了50倍口徑的125mm的大口徑滑膛炮,破壞力十分驚人。
另外,這款坦克還裝備有自動裝彈機,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和炮射導彈。
彈藥基數估計超過40發,最大發射速度可以達到10發/分鐘。
如果再使用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話,甚至可以在2000米距離擊穿890毫米的均質裝甲。
面對這樣的一尊“鋼鐵怪獸”,藍方W旅這邊的老款坦克、裝甲車,就不大夠看了。
因此,面對DA師地面部隊的強勢出擊,藍方這邊並沒有派出坦克連和他們針鋒相對。
他們只是堅壁清野,利用要塞前面的壕溝,來延阻敵方的攻勢。
面對藍方這種保守的應對,DA師這邊也沒什麼好法子。
畢竟,坦克效能再好,也要在己方的火力壓制住對方之後,才能發起衝鋒。
否則的話,只能被人家的火力給堆死。
現在藍方的火力部隊一直沒露頭,己方的導彈大隊沒辦法針對性地給與打擊,也使得地面部隊的突進就只能順勢延緩。
不過,藍方這樣的防守策略,面對DA師的陸航大隊就不太管用了。
在海面、地面大舉進攻的同時,DA師陸航大隊的武裝直升機小隊,也開始參戰。
如果不是藍方高炮營這邊及時給與了封鎖,紅方在武裝直升機清掃戰場之後,怕是就要有部隊空降下來了。
一場試探性過招之後,兩邊都沒討到什麼便宜,只能是各自收兵。
因為戰鬥並不慘烈,兩邊的戰損比差別倒是不大。
不過,DA師憑藉強橫的實力,將自己的戰線往前推進了一公里,算是小小佔據了一些上風。
看完了這場區域性對抗之後,導演部這邊頓時展開了熱烈得討論。
“這個龍凱峰可以啊,指揮上挑不出什麼毛病!”
看著大螢幕上正在和部下們總結的龍凱峰,高愛國忍不住讚了一句。
聽了這話,杜仲平就微笑著點了點頭。
剛剛這場區域性對抗之中,紅方確實佔據了些許的上風。
藍方的防線雖然還站得很穩,但畢竟沒能阻止敵人的推進。
可能因為總指揮、副總指揮都不在現場親臨指揮的緣故,藍方這邊的應對多少有些保守。
側過臉來看向鍾元年,杜仲平就發現這位正若有所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