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蘇七月的這個答案,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在他說完之後,董飛龍很快發問道:“儘快研製出可超音速巡航的戰機,這個當然是一條路。”
“不過,這條路比較崎嶇一些,需要更多的時間。除此之外,七月同志還有其他辦法,來緩解空軍部隊配合時候的壓力嗎?”
董飛龍的這個問題問出之後,與會幹部都向蘇七月投去了關注的目光。
顯然,大家對這個問題都非常關心。
過去幾年,世界並不太平。
幾次區域性地區的衝突中,空中戰力的對比往往對戰爭走向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這種情況下,大家當然想聽聽蘇七月到底有什麼好點子。
面對大家關切的目光,蘇七月平靜地將自己第二個答案講述出來。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需要我們多方努力了。”
“一場戰爭中,我們的空軍在應對敵軍一體化防空和打擊系統的同時,我們的陸軍部隊要可能迅速地拿到地面優勢。我們的裝甲部隊,要運用好自動化火炮、反坦克制導導彈、高速炮,以高精度和大殺傷力為依託,配合空軍進行機動作戰。”
稍微頓了頓,蘇七月繼續說道:“如果戰爭在我們的周邊地區打響,我們在擁有‘主場’優勢時候,更要注意和空軍部隊的協同作戰。”
“因為敵人很可能擁有和精確制導武器相連的空中軍事偵察監視平臺。面對這種可移動的,無處不在的偵查監視,如果沒有空中部隊的配合,我們陸軍堅守陣地的做法就會有很大的風險……”
蘇七月最後總結道:“總之就是一句話,我們在武器裝備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一旦和敵人開戰,陸軍、空軍,甚至海軍,必須要默契配合、各司其職才行。否則的話,很容易被對方抓住漏洞,各個擊破。”
聽著蘇七月的侃侃而談,董飛龍的臉上露出了鄭重的神色。
一陣沉默之後,副部長呂軍祥忍不住就著蘇七月的話頭往下講了講。
“我非常贊同七月同志的這個說法。現代戰爭,就是打的配合。三軍用命,這個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怎麼個用命法,這才是重點。”
“陸軍的生存能力取決於機動能力、防護能力與直接攻擊能力。機動能力又取決於越野機動效能。越野機動效能,則必須依託履帶機動能力。”
凝神看了看董飛龍,呂軍祥繼續說道:“再結合空天海上的優勢,我們的作戰基礎才能更穩固,才能贏下一場現代化戰爭……”
聽著大家踴躍的議論,秦忠培臉上的笑容愈發明顯。
不經意地掃了掃蘇七月,他心中就暗暗感慨:七月這傢伙真是個人才,幾句話就能抓住重點,然後把大家的思路都領到正確的方向上。
今天這個會議的召開,其實是有原因的。
上週的時候,總部剛剛進行了一次會議。
會議中,大佬們決定了一場重要軍事演習的時間。
不同於之前幾次的跨軍區演習,這場軍事演習的不是觀摩兩個或三個軍區在資訊化、數字化作戰上的對抗,而是有特定內容的。
這個特定內容,就是真實地模擬一場區域性戰爭,讓一支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藍方部隊,去攻堅一個實力數倍於自己的敵方陣地。
根據會議上分管陸軍資訊化改革的杜仲平副部長提議,被選中成為藍方的這支快速反應部隊,主體就是C軍區的W旅。
這一點,其實並沒有出乎秦忠培的預料。
作為作戰部長,他對各大軍區師旅一級部隊的戰力有著很直觀的瞭解。
論部隊規模體量,以及武器裝備的先進,N軍區DA師無疑稱得上第一。
說起地面攻堅能力,B軍區C集團軍T師也是當仁不讓。
可要說到快速反應能力,那麼除了各大軍區直屬的幾支特戰旅之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W旅了。
而W旅,也是全軍唯一一個能夠在快速反應方面和特戰部隊相比肩的常規部隊。
由於這次演習內容的特殊性,不可能單單拉出來一支特戰旅,去和兩三個師旅一級單位正面硬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