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5章 後勤保障的重要性

“關於‘快速反應部隊’和‘偵查打擊一體化’的相關問題,七月同志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可能有些同志也有所瞭解,目前C軍區正在搞得如火如荼的‘偵查打擊一體化’試點,就放在他的W旅……”

會議室裡,秦忠培看向蘇七月,微笑著道:“七月同志,要不你再給大家講幾句?”

聽了秦部長的點名,蘇七月輕輕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過去幾年全球的幾次區域性衝突都說明了一個問題:現代戰爭中,陸軍的機動裝甲部隊,必須要同時具備偵查和打擊的能力,要無縫融入空中打擊力量,而不是簡單依靠空中打擊來實現生存和打擊效果。”

“理論上來說,現代軍事中偵察打擊群新技術無論如何網路化,都永遠不會提供完美的態勢感知或者完美的情報資訊。”

“與此同時,這些資訊獲取之後的價值還不是一成不變的。經常轉瞬即逝之後,之前的資訊就沒有了效果。有的,甚至還會變成反效果。”

聽著蘇七月入情入理的分析,與會的幹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陣頷首。

確實,現代戰爭中,戰場上環境真的是瞬息萬變。

有時候前一分鐘偵查到的情況,下一刻已經完全變了。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直保持對戰場的“情監偵”,才能儘可能地避免出現問題。

稍微停頓了片刻,蘇七月繼續開聲道:“在這樣的常規態勢之下,我認為咱們陸軍部隊的偵察打擊群的力量建設重心,應圍繞努力獲取情報並快速利用下級單位蒐集的資訊而展開。”

“我們需要將偵察打擊群的C4ISR系統和地面作戰能力整合融入“諸兵種、全效果”作戰的框架內,才能更好地應對外部的挑戰。”

聽到這裡,秦忠培饒有興致地插口道:“七月同志,你所說的具備這種作戰能力的偵查打擊群,大概就是你們旅一個合成營的規模吧?”

蘇七月點頭應道:“是的,秦部長,正常來說,一個最小規模的偵察打擊群,大概就是一個合成營七八百人到一千人的規模。”

“人數太少的話,根本談不上‘偵查、打擊一體化’;人數太多的話,又顯得太過臃腫,不夠靈活……”

聽著蘇七月的講述,秦忠培、何志軍、呂軍祥三人對視一眼,都是不住點頭。

蘇七月沒有注意到三位領導的表情,繼續著自己的闡述。

“不誇張的說,偵察打擊群是未來陸軍地面部隊最重要的尖兵。尤其是在小範圍的區域性衝突中,這樣集‘偵查打擊一體化’的快速部隊,將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目光掃向與會的幹部們,蘇七月聲情並茂地講述道:“目前,我軍的天基、陸基‘情監偵’能力與及時傳遞情報資訊的網路,已經基本達到了相結合的效果。”

“至於我們陸軍這邊,也能夠實時動用打擊力量和機動部隊。這樣的能力,在21世紀的作戰行動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有了初步聯合作戰的能力,我們陸軍部隊接下來建設的主要目標,是提升部隊超遠端機動作戰能力。在戰時,要保證我們的陸軍部隊能有效地擾亂敵軍指揮控制系統,保護己方的資訊終端。”

“另外,分割敵軍大規模密集編隊,並透過攔截和摧毀敵軍重要作戰設施來隔離戰場,也將是我們陸軍部隊的重要任務……”

蘇七月說完這番見解之後,會議室裡就是一陣靜謐。

顯然,他說的這些都是大家之前沒有想到過的。

即便是一些軍事專家,在總結全球區域性衝突的時候,也不會聯想到這麼深遠。

秦忠培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心中已經是樂開了花。

之前總部開會的時候,他就向杜總長力薦過蘇七月,認為這個年輕的部下是未來“那支部隊”擔綱的唯一人選。

杜總長對自己力薦非常重視,也很認可。

但是這種事情,即便是杜總長也沒辦法一言決之,最終還是要透過會議大家認可才行。

上週的會議上,第一次討論了那支“快速反應部隊”的建立問題。

幾名大佬也各自說出了自己看重的軍事主官人選。

蘇七月、龍凱峰、朱海鵬、範英明,都有大佬點過名。

其中,後三人被提名的時候,都有過一些質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