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田松仁就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偵查部隊雖然號稱常規部隊中的最強者、特種兵的搖籃,但是和真正特種戰士比起來,差距還是很明顯啊!”
田副司令這話也是實話實說,但是聽在陳皓若耳中,多少有些批評的意味。
這位握了握拳頭,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看著大螢幕,心裡暗暗念道:朱海鵬光顧著把精力放在資訊戰、電子對抗上了,對基礎的偵察兵素質,卻一直沒有重視。
這裝甲偵察營的兵,怎麼能這麼容易就敗下陣來呢!
當然了,埋怨歸埋怨,陳皓若也知道這事兒不能光責怪朱海鵬。
畢竟,常規部隊即便是最精英的偵察營,士兵素質和特種部隊也是存在差距的。
過去幾次R集團軍內部的對抗中,集團軍直屬特戰大隊的幾次獲勝,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想要提高常規部隊這方面的能力,還是要讓他們多在戰場上經歷才行。
但是,眼前這樣的經歷,教訓也太慘痛了吧。
眼下紅方這支特戰小隊一經發難,已經幹掉了自家C師的一輛戰車、兩個狙擊手,外加一個排長。
對比其本身的作戰人員數量,這樣的戰績,足以稱得上是輝煌了。
關鍵問題是,眼下藍方展開的反擊,並沒有落到實處。
兩輛戰車突進的同時,人家也不會閒著。
高地打低地,戰車數量一對二,還真不好說勝負。
陳皓若的判定自然是很準確的。
藍方兩輛戰車雖然配合不差,在逼近敵人埋伏點的時候,輪番進行火力壓制。
但是隻有兩輛戰車,火力上是不足以完成壓制住對方的。
趁著兩輛戰車裝彈的空隙,紅方的戰車再次發難。
這一次,遭遇厄運的是左邊那輛戰車。
隨著白煙升起,這輛戰車也被宣佈退出了演習。
“戰車被擊中,我們人在裡面又沒有受傷,怎麼就判定我們全掛了?”
一名被導演部宣佈“陣亡”計程車官,剛從戰車裡出來,就忍不住吐槽道。
“就是,對方就一輛戰車而已,難道他們早早準備好了穿甲彈啊?”
士官的戰友,一名列兵也是憤憤不已。
“待會兒等導演部的人過來,一定要他們給個解釋!”
士官用袖子擦了擦鼻子上的灰,哼哼著說道。
看著這兩個傢伙丟人現眼的樣子,陳皓若就有些上火。
他哼了一聲,下意識地掃向了身邊的副軍長、參謀長常少樂。
常少樂是C師的老師長,也是朱海鵬的“伯樂”。
C師先頭部隊表現不佳,陳皓若自然要首先問責常少樂。
注意到軍長的責備的目光,常少樂倒是沒有任何委屈的意思。
C師的裝甲偵察營,確實是在他手上搞起來的。
朱海鵬接任師長之後,對這支部隊不夠重視,他也完全看在眼裡。
事實上,常少樂也不是沒有提醒過朱海鵬。
在他看來,戰爭打到最後,還是要靠人。
技術的進步,並不能抹煞作戰人員的作用。
雖然C師的“戰場微波監控系統”,在技術上處於領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