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雷克明自然是支援的。
畢竟,特戰人員們多掌握一項技能,總是好的。
可他沒想到的是,蘇七月一個月之後拿給他過目的“射程卡”,卻是一個各種資料堆積得滿滿的表格。
蘇七月的這個表格中,所有專案都是透過精確地試驗得出的引數。
每一項引數的後面,還都附著了計算過程和結果。
當時看到這個“射程卡”內容的時候,雷克明整個人都是懵的。
後來他特地將這個表格拿到陸指那邊請專家進行過驗算,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完全符合實際的。
雖然對於其中的一些資料,雷克明當時也有些不以為然,覺得蘇七月有些太誇張了。
但是陸指的專家過目之後,卻是對這些內容珍視無比。
聽那位60多歲老專家的口氣,似乎只要參照這套引數的論證結果稍微整理一下,就是一篇出類拔萃的論文。
尤其是其中飛行時間、最大彈道、落點速度、落點動能、風向、風力、射擊提前量等資料的複雜計算,更是需要極高的物理理論水平。
最關鍵的是,這些資料,每一項都是有著明確的實用性的。
可不像雷克明之前猜度的那樣,有做“無用功”的嫌疑。
對於老專家的評價,雷克明自然是信得過的。
從那次之後,他對蘇七月這個部下的能力和水平,也真正敬服起來。
“陳軍長,譚曉琳她們繪製的‘射程卡’,是七月同志自己建立的一套體系。這套新的體系,在過去的測量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新的專案,其作用和實用性,都是非常突出的。”
陳皓若聞言,眉頭頓時一皺。
紅方這些特戰隊員們繪製表格的資料中,很多在他看來都虛無縹緲得很。
像什麼飛行時間、最大彈道、落點速度、落點動能,這些資料在實驗室測試出來都很困難,更遑論在戰場上進行臨時性測試了。
另外,那個什麼風向、風力、射擊提前量,這又是什麼?
難道說,在伏擊戰之前,還要先跑去看看風向嗎?
思忖至此,陳皓若就忍不住接著追問道:“克明同志,如果這射程卡,按說不就是標註一下敵我雙方位置的嗎?這有必要搞得這麼複雜?”
聽了陳軍長這質疑的語氣,雷克明就知道這位心情不太好。
當下他連忙解釋道:“陳軍長,如果伏擊的只是作戰人員,自然用不著這麼複雜。但是紅方這支特戰小隊現在要伏擊的是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機械化部隊,那這些資料就非常有必要了。”
陳皓若聞言,不禁微微蹙眉。
他還沒來及繼續發問,田松仁就笑呵呵地對雷克明揮手示意道:“克明你詳細講講吧,給我們大家都釋疑一下。”
雷克明應和一聲,很快將自己瞭解的東西講述出來。
“我們都知道,在伏擊戰中,敵我之間的距離,決定了使用火炮時候的射擊角度。同時,也決定了槍械直瞄射擊時子彈的飛行時間、彈道的下沉量等。”
“因為伏擊的是機械化部隊,距離通常都要保持比較遠。距離拉遠之後,這射擊提前量,就非常有必要計算了……”
聽到這裡,陳皓若似乎突然明白了什麼。
“如今的狙擊槍,最遠已經可以攻擊到一公里以上的距離。這麼遠的距離,子彈從出膛到命中目標,在空中至少要飛行一到兩秒。”
雷克明一五一十地解釋道,“尤其是高地打低地的時候,還有射擊角度的因素,這使得對子彈彈道的計算,就更加必不可少。”
稍微停頓了片刻,雷克明指向大螢幕上紅方預設的“伏擊位置”道:“從紅方設伏的位置來看,藍方先鋒部隊開赴過來的時候,應該正好是做橫向移動的。”
“藍方戰車速度很快,一兩秒的射擊時間,他們足以前進好幾米。如果不計算提前量的話,狙擊手和火箭炮都很難準確命中敵人……”
聽著雷克明言之鑿鑿的話語,陳皓若點頭的同時,心中不禁為自家C師計程車兵們擔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