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軍區作戰部。
當張春華副部長講完了自己的見解之後,大家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演習下週即將打響,紅藍雙方的作戰要求,也都基本已經定下來了。
現在作戰部這邊先進行一個推演,是對雙方的戰術打法進行一個預判,做到心中有數。
鄧佳華聽完自己副手的陳述,就笑呵呵地開聲道:“我原則上贊同張副部長的看法。”
“不過,紅方如果想採用一線平推的方法,後援補給就必須要跟上。否則的話,他們即使攻佔了城市,也很難堅守住四天時間。”
聽了鄧部長的講述,張春華就微微頷首道:“部長說的是。其實這一戰不止是紅方,藍方的後援補給也相當重要。”
“畢竟整個演習將進行整整四天的時間,誰能夠挺到最後,才是獲勝的一方!”
對張副部長的這個觀點,大家都是贊同的。
鄧佳華左右四顧了一番,就看到站在人群后面的蘇七月。
“七月同志,這次演習的雙方,都有你的老部隊,你應該對局勢應該也有自己的判斷,發表一下觀點唄?”
鄧佳華對蘇七月,主要是透過通訊部部長沈如勇瞭解的。
自從軍區的“全IP系統”在蘇七月的主導之下成功搭建並投入使用後,沈部長對蘇七月這個年輕人就是讚不絕口。
因為作戰部和通訊部兩邊需要協調的工作比較多,鄧佳華和沈如勇之間打交道的機會也很多。
一來二去,他對蘇七月也漸漸有了印象。
感興趣之下,這位鄧部長就查了查蘇七月的履歷資料。
這不看不要緊,看過之後,鄧佳華是真的被這個年輕人的橫溢才華給驚到了。
拋開對方在學業上的專業水平不說,其在702團和A大隊的那次演習中,表現出來的戰術思想、戰術理念,都是有著很高水準。
這樣的水準,即便和基層的精英指揮人員相比,都要強出了不止一籌。
要說軍事學方面的人才,軍區作戰部這邊當然不缺。
光是鄧佳華手下這些參謀中,就有不少軍事學的高材生。
別說博士,就連碩士也有幾個。
但是這些參謀們的專業水平,更多是體現在“紙上談兵”上。
真要是將他們下方到基層部隊,擔任營長、連長去帶兵,怕是就不成了。
而這個蘇七月,不僅軍事理論造詣不凡,關鍵是實用性還很強。
尤其是他策劃的034高地那一戰,從頭至尾的戰況,幾乎和他的設想一模一樣。
這樣的能耐,在下面各集團軍營連一級幹部中,鄧佳華還真沒見過幾個。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發現,這次藉著劉副參謀長對蘇七月的“點將”,鄧佳華陪著沈如勇一起走了一趟特戰旅。
為的就是近距離的接觸一下蘇七月,對他進行一個全方位的瞭解。
眼前這個沙盤預演,既是對這場演習的預估,也是對各個作戰參謀戰術思想的一個考量。
如果有誰能夠準確地判斷出演習雙方的戰術戰略,無疑很能彰顯其能力和眼光。
此時鄧佳華點了蘇七月名,也是想看看他能有什麼“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