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君安之想著景昭眸中的殺機,覺得很是怪異。
因為他眼中的厭惡,不單單是對那詭異的道士,連修行者他也一併恨了進去。
君安之想。要不是這傢伙,看自己還有點利用價值,他可能會對自己揮屠刀。
……這猜測驚住了君安之。
她想到,如果有一天天下太平,而景昭又是這個世界的掌權者,他會不會下令把天下的修行者全部殺光,趕盡殺絕?
畢竟,這種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
在華夏的古老歷史中,就有過帝王滅佛的事件。
而道門不興,也未償沒有掌權者的手筆在裡面……
“真踏馬糟心!”憤憤地詛咒了一聲,君安之揮手召來十七,讓他將老皇帝這些年做的荒唐事都整理給她。
十七沒有猶豫就領命而去,想來,景昭有吩咐過他。要協助君安之的行動。
……
果然,不要說半個月,七天後,景昭景昭就下令撤兵了。
留下副將在這裡守衛邊疆,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回京了。
對於皓月國為什麼這麼爽快的答應退兵,景昭私的對君安之分析過。
而君安之也懷疑過原因。
因為竟然是破了戰場上那聚魂陣!
景昭也懷疑那聚魂陣還另有其人在背後操縱。
最大的可能就是來自皓月國。
兩國實力相當,兵力相當。
根本就經不起消耗戰,要知道要是雲龍與皓月兩國,這場戰士耗個三幾年,剩下那兩個國家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他們可能會迅速的出兵將雲龍與皓月兩國快速的吞併掉。
正因為兩方都清楚後果,所以一開戰的時候雙方都十分克制,沒有全力以赴。
只是,皓月國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一個矮道士來,在戰場上來這麼一手。
讓景昭措手不及,聽和尚的意思,要是君安之沒出現,他就會犧牲自己來破除那聚魂陣……
對於慧安的這種做法,君安之不知道是投以敬佩的目光,還是給他一個看傻子的眼神。
同時他也在心裡感嘆,難怪自家本土道教比不上佛家鼎盛。
這表面功夫就做的比道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