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頂著黑鬍子笑得開懷的人,虞昭不理他的話,細細拿著絲巾給他擦了。心裡也暗自嚮往,若是如此,那就好了……
高堂大殿上從不立飢苦之人,但民間的百姓卻不得不瞧著蒼天的臉色,憂心今年是否衣食無憂。昨年上天發怒,不賜甘霖,致饑荒肆掠,哀聲四起。源帝心繫百姓,不敢怠慢,攜眾臣前往農神故里祭天,一行十幾天,京州事務一皆交由楚子凱。
恰逢西番國王與王后造訪大楚,共議西行商貿之路開闢事宜。源帝無法立即趕回,只得由楚子凱代為接見,王后身為女眷,後宮自然也要派人作陪,理所當然是虞昭出面。
迎賓當日,二人同立於正殿等候,只見國王與王后攜手並行,恩愛無比。至殿前時,楚子凱虞昭迎上先行一禮。
國王攜王后回禮後道:“寡人在此謝過,太子和太子妃久候。”
一對璧人站在一起,郎才女貌極其般配,可不是容易誤會。虞昭習了外文,聽得懂,臉色有些不自然。旁邊的譯官忙解釋道:“國王陛下,此為宸妃娘娘。”
聞言國王與王后皆是微微一愣,對視一眼,連忙致歉。
楚子凱道:“國王與王后遠道而來,不必計較這些,快請進吧。”說著引著二人,往殿中落座。虞昭用餘光掃他,分明帶著些滿意的笑,暗揣測他莫不是聽懂了。
接風宴畢,虞昭按例請王后於皇宮遊覽,卻遭拒絕:“辜負娘娘好意,我與大王自成婚時,外出時必定要時刻一起,恐不能隨娘娘遊覽後宮。”
“既如此,無妨,一起議事吧。”楚子凱爽快應下,又對虞昭道:“你懂外文,想來商貿之路開闢一事關係兩國利益,不宜太早透露,不如也來。一來可以陪同王后,二來可請譯官迴避,更為慎重。”
“如此甚好。”西番國國王也發話:“那就勞煩宸妃娘娘陪同,此事未能同皇帝陛下親自商議,若不慎洩露,恐會讓別國逮住機會節外生枝。”
既然客人都發了話,虞昭不好推辭,只得同他們同入議事廳,路上壓低聲音問楚子凱:“你能聽懂?”
楚子凱看著她,笑著點點頭,顯然還沉浸在剛才那個誤會中。小聲道:“但就是想要你陪著。”
虞昭身子一僵,下意識轉頭看後面跟著的西番國王與王后,只見他二人在低語聊著話,並沒注意前方,又看了眼楚子凱。低斥:“注意場合。”
習慣了她的嚴肅勁,楚子凱眼中笑意絲毫不減,虞昭無奈,垂著眼睛走路不去看他。
四人坐定,展開地圖,楚子凱與國王商議著驛站與道路的規劃,以及兩國維護區域等問題。談話一片祥和,不難體會出,國王與王后皆是和善知禮之人。
遇到有些意見不和處,國王也是好言好語同楚子凱商議,以理服人,整個過程完全不見其他藩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處處針鋒相對的氣勢。
半日會談一直進展得順利愉快,最後大楚為表對西番的看重,同意讓利換取兩國友誼長久。西番國國王起身,帶著王后感激的行上一禮:“謝太子殿下體恤,西番定當忠於大楚永世。”
楚子凱忙回禮道:“國王陛下處事依理顧大局,身為晚輩,本王應當給予尊重。”
見事差不多談完了,虞昭吩咐人呈上茶與糕點,預備休息片刻,再送二人回使館。王后邊品茶邊同虞昭閒聊,不過是些風俗人情之類的問題,虞昭一一耐心回答著。
正聊得開心,王后忽來回看了看虞昭和楚子凱二人,問道:“宸妃娘娘與太子殿下像是很有交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