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收復梁城的訊息很快傳到了赤金。
此時的太極殿上,百官議論紛紛,爭吵不休。
大致分為兩個陣營。
一邊是讚賞裕王殿下英勇神武,或者已是將功補過,且這功必是大於過的,應當嘉獎已示國恩。
另一邊則是認為裕王與晏國餘孽之事還未查清,此時裕王在外,恐擁兵自重,既然梁城已然奪回,應當立即將裕王召回。
“裕王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卻還要受林大人這般詆譭不成,若是現在將裕王召回,豈不是讓裕王寒心,讓天下人恥笑。”
皇帝就坐在龍椅上,靜靜地看著眾位大臣吵的不可開交。
最後還是有老臣見皇帝一言不發,且臉色越發難看,才止住了話頭。
皇帝手撫在把手上,挑眉笑看著底下的文武百官,“怎麼不接著說了,朕還沒聽夠呢。”
“微臣不敢,望皇上恕罪。”
“朕還當眾位卿家眼裡,沒有朕這個帝王。”皇帝雖是笑著,可笑意不達眼底。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的眾位大臣連連跪下,以頭搶地,“皇上!”
皇帝像後靠去,靠在椅背上,靜靜地看著底下垂首戰戰兢兢的眾大臣,說道:“裕王在外征戰,不過數月,就收回了越城,梁城,而你們呢!竟只會在這耍嘴皮子!如那市井小人,是非不分!”
此話一出,眾大臣只把頭垂的更低,躬身說道:“皇上息怒!”
皇帝深吸了口氣,他揉了揉眉心,好半晌,堂上針落可聞,誰都不敢輕易說話。
這次龍顏可真是大怒!
就連平日裡有些顏面的老臣也不敢開口多說一句話。
“平身吧。”
眾大臣只覺時間過了許久,其實不過一會兒功夫。
眾人謝過皇恩,皆戰戰兢兢的站起,穩了身形。
“有事便奏,無事退朝。”皇上停止了揉眉心的動作,才看向堂下。
此時哪還有人挑這個節骨眼上奏,紛紛不敢吱聲。
“那便退朝。”皇帝起身甩了袖子,大步朝後殿而去。
“退——朝——”宦官尖銳的嗓子響起。
眾大臣才送了口氣般,只覺背後已是冷汗一片。
不敢再久留,紛紛退朝離去。
“唉,皇上就是念兄弟之情,雖然裕王有功,但與晏餘孽來往屬實,且那晏餘孽至今下落不明,又怎能安心。”一位大臣嘆道。
“你有能耐,剛才怎麼不說。”
“誒,也罷。”
兩人離去自不提。
……
“本王這個九弟啊,當真是厲害!”
宸王手執一枚黑子落下,看向對面之人,“該到蘇先生了。”
蘇浙淡然的從旗盒中撿了一枚白子,“裕王殿下自是英明神武,實乃英雄豪傑,不愧為驍勇將軍。”
說著他將旗子落下,順著將黑子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