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伶蔓姬,同他一樣都是“為間之人”。
清泉看著向他走近的蔓姬,眼中浮起笑意,恰如三月裡拂過滿園白玉蘭的春風。
待她走近時,清泉才看清了她的臉,不由想起此刻正在南梁宮廷內值守的蘭茝。
蔓姬曾在滿庭芳扮演過蘭茝,而蘭茝在不久前與她一同登臺之事,他亦有耳聞。
這兩人倒是淵源頗深,同樣的姿容絕世,又同樣陷入權勢的鬥爭之中,身不由己。
“蔓姬來遲,讓公子久等了。”
清泉站起身來,還了她一禮道“無妨,在下百里清泉。”
蔓姬見眼前之人溫文有禮,看到她時並不似旁人一般驚詫於她的樣貌。頓時讓她對清泉生了幾分好感。
“百里公子可將所徵詞賦帶來了?”她直入正題道。
清泉指著亭上的一沓紙箋道“今日所收詞賦盡數在此,請姑娘一閱。”
蔓姬坐了下來,仔細的翻看著那些詩文,清泉坐在她的對側安靜等候著。
有侍女得了梁墨命令監視二人,此刻正裝作途經蘭亭在暗中觀察,卻不想看到了這和諧唯美的一幕。
園內的玉蘭樹清香陣陣,蘭亭中的男女俱是一身白衣,一個溫文俊雅的才子,一個是氣質如蘭的佳人。一位在認真的翻閱著詩文,一個在安靜的候著眼前人。
午後的陽光溫熱,風在搖著玉蘭樹的葉子,這二人便是坐在那不說話,光看著也十分美好。
當然,這一切只是這名侍女的自我感覺罷了。
郎是他國派來的為間客,
妾是風月場裡的無情人。
他二人之間又怎會發生美好之事呢。
清泉見蔓姬翻到了最後一頁時,突然用手壓住了紙。
蔓姬抬眸,目光不解的看著他。
清泉的唇邊依舊是謙遜有禮的笑,“清泉以為,這最後一首詞做得最好,希望姑娘好生品鑑一番。”
蔓姬聽到他的話,並無任何表示,面色清冷的似天邊月。
清泉放開了手,她又翻到了最後一頁,看到這詞名為《樑上君子》,那一向平靜無波的目光才起片刻波瀾。
她看完之後,又將所有翻閱過得詞賦疊在這最後一首上,對清泉道“確實是一篇好詞。”
“通俗易懂,卻又別有深意,用於教化百姓,再好不過。”他刻意的加重了教化二字。
蔓姬看著他道“公子所言,”她頓了一下,那清冷的面色終於露出一絲笑意,“極是。”
清泉這才滿意的起身,對蔓姬行了一禮道“那我便靜候佳音了。”
說完,他便走出了蘭亭,背影很快沒入了滿園白玉蘭中,消失在那餘香清雅處。
侍女見二人無過多的交流,蔓姬在那公子離去時也沒有看他的背影,便認為這二人之間沒有什麼事,也離開忙活別的事情去了。
蔓姬早就知道梁墨會派人暗中監視她,故她方才連正眼都沒瞧清泉一眼。此刻見侍女離去,這才有將手中的詞賦又翻到了最後一頁,仔細看了一遍。
“作這詞之人倒是大膽。”她輕笑的評價道。
她走出了蘭亭,走到清溪旁,將這一首《樑上君子》放入溪中,清澈的溪流很快將紙上的墨跡暈開,那紙也隨著流水,飄去了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