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蘇青繁第一次正式上朝,昨日晚間時分李世民就讓人送來了朝服。
剛入朝堂便有不少的文武大臣前來招呼。
雖然他只是一個五品閒散官,他與聖人同駕的那一幕還是被不少人看在了眼裡。
前幾日太極殿上獻寶,眾人除了驚天於那尊君子六藝之時還對蘇青繁的身份感到好奇。
他們自然不信那無比尊貴的君子六藝是真的出自於民間,並獻於陛下。
只是眾人都不知這人是從何處而來,彷彿憑空出現一般。
第一次便被賜了子爵,這還沒過幾天又授了朝議大夫。
真的是個田舍郎?只是稍不留神便站在了自己的身邊。
朝臣自然是對蘇青繁充滿善意的,誰都知曉這個小子年歲不大,但絕對是聖人的心腹。
“蘇大夫!”侯君集招呼了一聲,沒想到昨日還在縣獄裡的人物,今日就上了朝堂。
可真是深得聖心啊。
“蘇大夫若是空閒之時不妨小聚一番,本國公可是對那些豬崽好奇的緊吶。”侯君集笑道。
“若是有空一定登門拜訪陳國公。”蘇青繁答道。
一時間有不少人發出了邀請,他們各自報上了名號。
蘇青繁發現,大多是天策府出身之人。
畢竟在他們的眼中,無論如何蘇青繁也是和他們是一條戰線的。
蘇青繁只得一一應諾,說明有時間後必定會登門造訪。
聖人還未上殿,早朝自然各說各話。
在蘇青繁看來,這紀律還真是輕鬆,可見在大唐的朝堂之上風氣還是開放的。
直到李世民駕臨才安靜下來,蘇青繁退到了太極殿的角落。
看著那一眾文臣武將,將他們的模樣記在了心中。
“陛下,不知昨日所說的新型糧食在何處,可否讓眾臣們見見?”
早朝剛開啟,便有數個大臣站出身來。
李世民見狀微微一笑:“諸公還請多等會兒,那新型的作物朕已令人準備。”
“想必有不少臣功們早間未食吧?待下了朝朕便請諸公們共飲如何?”看著眾臣的焦急的模樣,壓了壓手道:“至於這宴食麼,自然是朕所說的新型作物。”
“自是極好,那便讓我等見過新型作物再議不遲。”
李世民抬起掃視著眾臣,見到蘇青繁站在不起眼的角落裡,不由得心中微哼:“可真是憊懶,便是上了朝也一言不發。”
“諸公可有奏來?”李世民問道。
“臣有奏!”房玄齡出了列。
“玄齡有何奏,說來與朕聽。”李世民抬了抬手,示意他說。
房玄齡道:“陛下,眼下隆冬將至,關中漸冷,流民又豐起來,朝廷需早日拿出應對之策。”
“戴胄!為何這流民不絕?”李世民抬眸問道:“朕不是早早賑濟了麼?”
戴胄答道:“陛下,今年大旱之際部分地區田地收入驟減,嚴重者更是顆粒無收。朝廷雖然不斷的賑濟,可依舊有不少的百姓遭受了滅頂之災,田地無收那就是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如今這天又寒了起來,百姓們更是難熬,索性成了流民期盼活下去的希望...”
“流民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