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章 歲在甲子

後漢靈帝光和七年二月。

初春的晚上仍有冬季還未散盡的寒氣,一名鬍鬚已經花白的老者在倚窗的書案前不禁搓搓雙手,以緩解一下手指的僵硬。

後漢末時,世家大族用於記錄貿易支出和收入的賬簿,多半已經不是竹簡。

而是由蔡倫改良過得紙張裝訂的冊子,初步有後世書籍的雛形。

“阿叔。”

老者尚未拿起賬冊,小院外一名年輕人匆匆忙忙跑了進來,舉止頗為慌亂。

“什麼事如此驚慌失措?”老者眉頭蹙眉,隱隱有責怪之意。

這年輕人是他的侄子崔鈞,字州平,崔鈞系博陵崔氏三房長子,乃是家族寄予厚望之人,只是如今已經年方十八,性子依舊毛毛躁躁。

“出大事了,”崔鈞氣喘吁吁道:“剛剛從京師傳來訊息,太平道不日將為禍作亂,在京師的內應馬元義被車裂而死,官府下令誅殺太平道。”

後漢京師是為雒陽,也就是洛陽。劉邦最初也定都於此,但漢是火德,洛與之相沖,隧改長安,劉秀一統天下,後直接改洛陽為雒陽。

被崔緹喚做阿叔的老者心頭一震,他名喚崔超字平靖,是本朝廷尉九卿之一)崔烈胞兄,負責博陵崔氏一族在河北境內以及邊郡同鮮卑、匈奴等外族的貿易。

崔超常在邊郡以及河北境內行走,對於太平道自然再瞭解不過。

以附近邊郡為例,縣以下鄉里之間,百姓對太平道先師的信奉之虔誠如同神佛。

家人生病不是請醫問藥,而是先請太平道仙師賜下符水,更奇怪的是即便最終符水無效,親人因病而死,百姓也會認為乃是壽終正寢,非仙師之過。

至於號召力,太平道仙師們一呼百應,郡縣的長官為維護地方,甚至都會請太平道仙師幫忙。

但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想象,區區教人叩頭思過,以符水治病的民間術士,居然膽敢挑戰大漢王朝。

哪怕如今大漢王朝因為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等一系列原因導致國勢日趨疲弱,但也不應該是他們能夠挑戰的。

“阿叔,”崔鈞見自己的叔父久久不答,不禁開口詢問,“我們是不是要按照父親的意思,先放下這邊的生意,聯合周邊郡縣,追查大賢良師張角的下落。”

自馬元義伏首,朝廷大力逮殺太平道信徒,此刻已經株連數千人,並且許以高官厚祿追捕罪魁禍首張角。

崔烈是冀州名士,心慕三公之位已久,盼家族以撲殺張角為契機,助他登上三公大位。

崔超下意識的就要答應,博陵崔氏乃是河北名門望族,除了崔烈在洛中任廷尉之外,家族子弟尚有十多人在地方為官,更兼有幕僚食客數百人,壯丁數以千記,想要組成一個巡捕張角的千人隊舉手之勞。

但說到幕僚食客,他突然想起一人來,是崔家在涿郡招收的一位幕僚,名喚趙普,趙普在一月之前,特地鄭重地來勸誡他,說歲在甲子,太平道勢必群起作亂,此刻當及早做準備。

當時他急於去遼東處理事務,加上對太平道的輕視,根本沒當回事。

後來趙普人在涿郡還特地遣人往遼東送了一封信,詳細的闡述十多年來太平道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眾徒恐怕已達數十萬,勢力連結郡國,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地。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