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二章 出遠門(3)

趙普有些猶豫,如果帶周倉這等黑山軍,何如讓崔超派遣幾伍士卒?正規軍不說戰鬥力問題,起碼行走各郡縣名正言順。

黑山軍這等游擊隊此刻可還是掛著叛軍的名字。

“元福好意,我心領了,”趙普拱手道:“只是此次出行原本就是輕裝簡行。帶上你等兄弟反而容易引人注目。”

周倉急道:“先生乃是大才,可匡扶社稷,播仁義於天下,豈可如此冒險?既然先生不願帶部眾。倉願隻身保護先生,雖肝腦塗地亦不退縮。”

趙普見他情真意切,不忍拒絕,就同意周倉與他們叔侄同行。

周倉讓裴元紹率部眾回山,獨自追隨趙普叔侄。

趙普知道他這次點頭就意味著收容周倉為趙氏家臣。

家臣作為依附於卿大夫的中下級貴族士人群體,起源於春秋戰國。經過時代發展,家臣由最初的主管家務,廣泛參與到家族乃至國家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

到了秦漢時,各王侯將相、世家大族都廣泛的招攬人才,擴充己方勢力。家臣到後漢時還受春秋大義的影響,主辱臣死的觀念仍然盛行。

趙普之前作為崔氏的幕僚食客在某種意義上與賓客類似,再向深層次發展,比如有類似周倉這等宣誓效忠,那便是家臣無疑了。

一行三人自韓陵山起步,向南繼續前行,費時四日到達兗州東郡境內。

東郡乃是曹操和皇甫嵩聯合平定黃巾軍己卜部的地方。在曹操擔任濟南相累有功績之後,朝廷一度升任其為東郡太守。

此時的曹操還是心向漢室,力圖匡扶社稷的有志之士,因不向朝廷支付修宮錢,拒不上任。

若不然,趙普此時倒是不用趕往豫州譙縣,即可登門拜訪。

東郡共轄十五縣,郡治在濮陽,此時在任的東郡太守為太尉橋玄族子橋瑁。

進入濮陽城,三人借宿在驛館,趙普仔細想了一下,東郡境內的名人士子,只有東郡東武陽縣人氏陳宮。

只是陳宮在歷史上到公元192年才出仕,其出生年未知,之前的任何事蹟都未知,在後漢這時代,僅僅靠零零碎碎的資訊找人,那是大海撈針。

所以,趙普最終放棄了,儘管陳宮足智多謀,為人又性情剛直。

翌日,三人由濮陽南下,去往濟陰郡,途經荒野,天降大雨,三人披上蓑衣亦被淋得渾身溼透。加之夏季的暴雨降雨量驚人,路途官道之上積水漫過馬膝,行走極為困難。

到了傍晚,三人離東郡的邊境離狐尚有四十里之遙。

要知濮陽距離狐快馬加鞭不過一日行程。他們被大雨耽擱浪費時辰不說,晚上興許還要露宿野外。

趙普一臉愁容,他如今年紀已大,自覺經不起折騰,何況夏季的野外蚊蟲叮咬實在難受。

趙雲倒是臉上有躍躍欲試的表情,他哼著小曲道:“阿叔,這就是行走江湖的感覺嗎?”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夏季入夜極晚,他們在天色盡暗前,趕到了一處村莊。

趙普本想讓周倉去尋一處大戶人家借宿,可就怕周倉虯髯滿面,會被誤以為是賊人,只好親自尋得一處莊園,敲門求宿。

開門的是一位六十歲左右的老丈,他一身華服,儀態不俗,不像是僕人管家一類。

“太公,我等途經貴地,遇到大雨襲擾,耽擱了路程,可否在貴莊歇息一晚。”趙普拱手行禮。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