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到吳郡大概只有六百餘里,張飛、趙雲兩人本是計劃在五天內,趕到吳郡境內。
奈何途中遇到陰雨天,還夾雜著雪花。
冬季天氣頗為嚴寒了,即便都披上蓑衣,在這等天氣中也不便趕路。
他們只得又在丹陽郡境內句容縣呆了近兩天,及至一路賓士趕到無錫時,已經是自石城出發的第六天。
吳郡有別於丹陽郡,丹陽郡設立於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41年),更秦鄣郡為丹陽郡,郡以境內丹陽縣今安徽當塗)而名,治所在宛陵。
吳郡始建於後漢永建四年129年),分原會稽郡的錢塘江以南部分設吳郡。
無錫縣已經屬於吳郡的管轄,離郡治吳縣已經咫尺之遙。
張飛、趙雲一行人稍歇之後,於翌日午時抵達吳郡郡治吳縣今蘇州)。
孫策的舅父吳景是吳縣本地人,早些年父母雙亡,與吳氏相依為命,後遷徙至錢塘。
他們二人在錢塘時,孫堅久聞吳夫人才貌,便上門欲娶之。
當時的孫堅只是小小的縣吏,吳氏親戚的嫌他輕狡,準備拒絕,孫堅甚以慚恨。
吳夫人因此對親戚道:“為何要因愛一女以取禍呢?如有不遇,命也。”於是就嫁給了孫堅。
前段時間吳景收到姐姐吳夫人的信,欲讓外甥孫策拜入蔡邕門下,特意又回了吳縣故居。
張飛等人從吳夫人處得知吳景住處,便直奔吳宅而來。
吳景這幾年因為姐夫孫堅的發跡,在吳郡周邊也算是小有威望,他此番回到故居,先是建了幾間房屋,以便將來供吳夫人一家老小居住。
另外,還盤下了幾艘大船,準備做一些運輸貨物的營生。
張飛和趙雲登門時,吳景正忙於會見本地的商人,招攬生意。
聽聞有從九江郡來的賓客登門,忙從屋中趕出相迎,在九江郡唯有他姐姐吳夫人一家了。
吳景到了院外不見姐姐一家,反而是一行十五六人的漢子,不禁有些詫異。
趙雲拱手道:“閣下可是吳景?”
吳景回禮,“正是,不知諸位來寒舍是為何事?”
張飛將吳夫人親筆書信呈上,“我等是九江郡劉使君帳下將士,給你送信而來。”
吳景忙將張飛和趙雲請進屋內,奉上熱茶。
他將吳夫人書信大致看了一遍,心情不由大好,倘若孫策能拜入盧植門下,如果不從學問角度,而站在官場而言,這無疑是比拜蔡邕為師要好的。
“那蔡邕蔡議郎如今避禍於我們吳會之地,如果是劉使君要庇護於他,那自然是最好的。”
蔡議郎的稱呼來源於蔡邕曾經的官職,古人喜歡以官職稱呼來彰顯尊重。
吳景此時按吳夫人的吩咐,不僅準備帶他們去蔡邕的住處,還順便說了一下蔡邕的現狀。
蔡邕從公元178年,也就是光和元年,已經從中原之地避禍於揚州,到如今已經有八年。
史書記載,他在揚州避難期間往來依靠於泰山羊氏。
泰山羊氏亦稱太山羊氏,是漢時泰山郡的一個羊姓士族。祖籍泰山郡南城今山東平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