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章 冀州牧(11)

凌晨之後,兩匹快馬先後從太守府出發,帶著盧植的兩封奏摺一前一後奔赴京師雒陽。

盧植寫完兩封奏摺頗有心力憔悴之感,涼州叛亂如趙普所說只是占卜,他只能在奏摺之中詳細陳述是之前在平定黃巾之亂時,屢屢應驗的趙普所說。

而後,又大致說了一下他對韓遂和邊章兩人的認知。他們都曾在京城擔任過郎官,盧植對此有所瞭解,然後力薦調他二人回京輔助朝廷解決涼州邊境的矛盾。

第二封奏摺寫出來倒是不難,難就難在他彈劾的是漢靈帝素來稱之為“我母”的趙忠。或許違規的樓閣會予以沒收,但削減宦官的權利怕是不太可能。

外戚、宦官和羌亂,大漢王朝這三大矛盾,此刻無一能夠解決。

一貫性格剛毅的盧植也開始懷疑,後漢這艘漏洞百出的大船,真的還能修補的了嗎?

翌日一早,盧植派軍士接收趙虜準備好的八萬四千石糧食,然後,留下兩萬四千石給岑熙,讓他賑濟全郡流民,以及在明年開春為百姓提供種糧。

他親率大軍從魏郡鄴城趕回高邑。

此刻道路積雪基本融化,盧植所帶全為輕騎兵,如果急著趕回高邑,比來時是要快得多的,但因為攜帶著糧食輜重,比大雪天也沒有快上多少。

鄴城到高邑有近一小半的路程,需要穿越山地和丘陵地帶,路況頗為崎嶇,裝有糧食的馬車在這段路速度頗慢,到了夜裡,他們居然沒能走出這一片山區。

無奈之下,盧植只得下令在山腳紮營。

雖是儒士出身,盧植治軍極嚴,而且無論是何種情況一旦紮營必定會嚴格按照首尾可相顧互為犄角的原則,還會派出大量的斥候排查周圍環境。

入夜後山上極冷,軍士紛紛燃起篝火取暖。趙普閒來無事,便帶著趙雲跟軍中計程車卒閒聊。

前來魏郡的這批士兵,有一部分為募集的鄉勇,一部分是鉅鹿郡和常山郡的地方兵,但大部分都是河北境內的人,他們對於這一帶的地形還是頗為熟悉的。

趙普向他們詢問地形,他總覺得這山路走起來左眼皮猛跳。

“別駕有所不知,這山算是這魏郡邯鄲境內最高的了,名字好像叫什麼青崖寨,過了這山後面的路程糧車跑起來就快多了。”答話的是和趙普差不多年齡的老兵,名喚程磊,是一名老資格軍侯。

“青崖寨這名字怎麼聽著這麼不吉利。”趙普不由嘀咕了一聲,在他的印象裡,凡是和寨有關的山頭,都有土匪和賊寇盤踞。

程磊笑道:“別駕勿憂,即便這山上有什麼流寇,我們這五千人的大軍也沒有什麼怕的。”

他說得這倒是實話,這年代的流寇大部分都是無以為生的百姓,戰鬥力跟正規軍那是沒法比的,除非是人數極其多得黑山軍。

想到黑山軍趙普猛然一驚,這青崖寨應該屬於太行山區,不正是黑山軍的範圍麼?只不過此刻的黑山軍尚未發動大規模的暴動,朝廷還不知道有這麼一股勢力龐大的起義軍存在。

“程軍侯也別太樂觀了,黑山軍據說就盤踞在這等深山老林中,我在常山郡和他們交過手,兵力不下萬人。”

回話的是趙雲,他在率領常山郡鄉勇義從的時候,遭遇過黑山軍。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