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二章 護羌校尉

趙普在此事上稍有疏忽,但盧植心中其實一直都有一個較好的人選。

“先生以為傅燮為護羌中郎將如何?”盧植問道。

傅燮出身北地郡傅氏,傅氏世代一直都是涼州本地計程車族門庭。

只不過涼州本地的世家大族相比山東一帶的名門,發跡年代稍晚,北地郡傅氏的始祖源自前漢開國功臣傅寬。

傅寬初為秦末魏國五大夫,統領騎兵。在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之後,跟隨劉邦攻取關中,封為共德君。

楚漢之爭時,擔任右騎將,屢建功勳,曾帶兵攻打項羽,輔佐韓信滅齊。

漢高帝定都長安後,封為陽陵侯,位於開國功臣表第十位,遷齊國相,輔佐齊王劉肥。在任期間陳豨叛亂,因平叛有功,遷代國相,輔佐代王劉恆,帶兵駐守漢朝邊郡。

傅寬就是在擔任代國國相的時候,開始長居北地郡,甚至將籍貫由碭郡橫陽今河南省商丘縣)遷徙至北地郡靈州。

在傅寬之後,北地郡傅氏還出過傅介子這樣的名臣。

此人在後世得到了詩聖杜甫的盛讚,“願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

傅介子是為傅寬曾孫,元鳳年間,龜茲、樓蘭勾結匈奴,殺漢使官。傅介子以駿馬監的身份請求出使大宛,拿著漢昭帝的詔書去譴責樓蘭、龜茲國。

正是這次出使西域,讓區區只是駿馬監,類似於弼馬溫的小官吏,成就了千古傳誦的佳話。

傅介子作為漢朝廷特使抵達樓蘭之後,義正言辭的責備樓蘭王慫恿匈奴截殺漢朝使者,“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過至諸國,何為不言?”

樓蘭王畏懼漢朝威勢,表示服罪,“匈奴使屬過,當至烏孫,道過龜茲。”傅介子由是趕到龜茲,又責備龜茲王,龜茲王也表示服罪,但此時匈奴使者已經過境,無法追究。

傅介子代天子巡守,從大宛回到龜茲後,龜茲人言:“匈奴使從烏孫還,在此。”傅介子乘機率領所帶的漢軍一起斬殺了匈奴使者。

回京之後,傅介子如實把情況上奏,漢昭帝下詔任命他為中郎,升為平樂監。

傅介子在出使西域期間,見過諸國形勢,擔心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於是進言大將軍霍光,“樓蘭、龜茲多次反覆無常,沒有受到譴責,不能用來懲戒他國。經過龜茲時,發現國王距離人群很近,容易得手。我願前去刺殺他,以此樹立威信於各國。”

霍光認同傅介子的看法,吩咐傅介子,“龜茲國路遠,且驗之於樓蘭。”於是,上奏請漢昭帝派遣他前去樓蘭。

《漢書》記載傅介子與士卒俱齎金幣,揚言以賜外國為名。至樓蘭,樓蘭王並不親近傅介子,傅介子假意離開,至其樓蘭西邊界,傅介子指使翻譯告訴樓蘭王漢朝使者帶有黃金錦繡巡迴賞賜各國,大王如不來受賜,他將離開到西邊的國家去了。

隨從當即拿出金幣給翻譯看。翻譯信以為真把情況稟告給樓蘭王,樓蘭王貪圖漢朝財物,就來會見使者。傅介子與他對坐飲酒,並拿出財物給他看。待兩人醉酒之後,傅介子騙說樓蘭王天子有私事與大王相商。

樓蘭王起身隨同傅介子進入帳幕中,兩人單獨談話,傅介子令隨從自後面殺死樓蘭王。在場的樓蘭貴族及左右官員都各自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