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到來之際,常山置的官差是有的忙了。
不但有朝廷送往元氏縣的詔書,太守府送去京師的文書亦有好幾封。
這其中有趙普婉拒朝廷徵召他入尚書檯的奏摺,以及他寫給盧植關於不去赴職的緣由的書信。
在後漢有名聲計程車人並不用擔心無官可做,相反有太多士人或致力於學術不肯應徵,或不滿朝政黑暗拒絕入仕。
比如盧植的師兄弟,漢末大儒鄭玄,此人可謂譽滿天下,朝廷屢次徵召他都拒絕入仕,甚至都不踏足京師。
只不過大多數人不是鄭玄這樣的大儒,堂而皇之的拒絕,必須得有理由。
能讓人信服的理由通常是守孝。
漢以孝道治天下,通常父母亡故,子女要守孝三年,男子不出仕,女子不出嫁。
但顯然,趙普父母,準確的說是趙雲的祖父母早已不在,他以守孝推辭,顯然不行。
趙普無奈之下只得推脫自己歷經戰亂,身體病發,需在家將養兩年。
不過他寫給盧植的信,相對要推心置腹的多,詳細的說明,他在常山郡是為教習趙雲以及等待合適的時機。
至於崔超的書信,他先是寫給崔鈞,讓其好生勸勸自己的父親,官職事小,名聲事大。
最後,他還是放心不下,親自修書給崔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能勸住他這個胞弟。
在春節到來前,因為趙雲勤奮有加,趙普獎勵過趙雲幾次,趙雲已經看到了《笑傲江湖》的第三十一章。
趙普記得這個時候東方不敗要登場了。
但因為到了春節,崔超那裡有很多公務要忙,他請趙普前去幫忙,趙普也就沒有時間抄錄笑傲江湖了。
趙雲倒是表現的很意外,主動在家研習趙普推給他的歷代兵書。
古時的過年和如今是有諸多不同之處的,正月初一在漢時有多個稱呼,如“三朝”、“歲旦”、“正旦”、“正日”等。
春節是在民國之後才有的稱呼。
那時初一最重要的事,是祭祖,上至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都要到祖墳祭祀祖先。
這對趙普而言有些難受,因為他尚不知真定趙氏的祖墳在何處。
除了祭祖之外,如今的諸多習俗在漢時就有傳承,比如壓歲錢。
趙氏除了趙雲尚未及冠,算是未成年人,身為趙氏大家長,趙普除了給趙雲備了百枚五銖錢,還多抄錄了兩章《笑傲江湖》。
春節的早上,趙普向崔超辭行,他要帶趙雲以及趙信夫婦去真定縣祭祖。
崔超派遣一伍軍士隨行,供他們驅使。
一行人七騎帶著一輛馬車出發。豈料行至半路,天降大雪,眾人不得不減緩速度,以至於到達真定時已是後半夜。
趙雲帶幾名軍士打掃了一下趙家的祖屋,晚上將就著歇息。
趙家這房屋本就不大,趙信夫婦佔了一間,騰出了舊廚房給眾軍士,趙普和趙雲擠在了狹小的房間。
趙普為路途不順以及明日祭祖的事煩心,趙雲卻在油燈之下仔細的看趙普為他抄錄的《笑傲江湖》第三十一章以及三十二章。
趙雲專注的程度讓趙普很是寬慰,細想這位未來天下名將近日的變化,他愈發覺得自己此舉實在高明。
翌日一早,大雪稍停,趙普等便趕往城郊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