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章 大軍集結

趙普從崔超那裡回來後,再也沒有去催促過聯絡盧植的事。他覺得自己也許是真的操之過急了。

為了平復自己略有些焦慮的心情,他特地讓崔鈞幫他購置了古琴和琵琶,以聲樂自娛。

在另一個時空,趙普是最知名的歷史考古學者之一。但他並不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有特別的天賦,僅僅是愛好而已。

音樂尤其是古樂才是他的天賦所在,他甚至一度想要辭職做一名推廣古樂譜的音樂人。

眾多知名的古樂譜如霓裳羽衣曲、十面埋伏、將軍令等,他隨身帶得那本尚在修訂中的《古樂譜均》均有收錄,而且均是他經過潤色改編過的。

後漢時的讀書人,因為前朝獨尊儒術,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和數,基本是必修課。只不過每個人的側重點不同。

所以,基本上這時計程車人都略通音樂。

因此,趙普讓幫忙購置樂器,崔鈞並不覺得意外,這是古人陶冶情操的必需品。

他把琴和琵琶帶來之後,簡單閒聊了幾句後,就出了崔氏為趙普準備的小院。他近來忙得不可開交,購置鐵器,採辦糧食布匹等很多事都得他去辦。

可趙普院中的琵琶聲一響,崔鈞給勾回去了。

趙普許久未曾彈弄琵琶,小試身手來了一曲琵琶語。

音樂的發展,不敢說越往後越動聽,但無疑越往後就越繁複,越完善。

崔鈞自然不曾聽過這首後世名曲琵琶語,被其韻律打動,驚為天人,定要拜趙普為先生學習樂譜。

趙普在另一個時空教書育人,自然不討厭學生。可後世的聲樂和此時差異巨大,教習方法自然也大大不同,他根本無從入手。

只是這崔鈞態度堅決,他實在拗不過,只好答應他,不過得等到平定了黃巾之亂,那時再開始授課。

這點儘管崔鈞一再央求,趙普也不肯退讓。他玩琵琶古琴,本來是為了這段時間自娛自樂,教學生不是給自己找煩心事嗎!

五月份的下半月,趙普基本都在嘗試以樂靜心。偶爾會去軍營一趟,他縱然不擅軍事,但覺得在亂世這方面還是要學一學的。

六月伴隨著雷陣雨轟鳴而來,趙普坐在屋簷下撥弄古琴,然而琴聲俱被雷雨聲淹沒,這讓他頗為心煩。

恰巧這時崔鈞打著雨傘匆匆而來,他以為崔鈞是來學琴的,意興闌珊道:“這大雨天你覺得還適合探討聲樂嗎?”

崔鈞道:“先生誤會了,是阿叔讓我來的,鉅鹿郡那邊情況有變,阿叔傳喚先生前去商議大事。”

趙普聞言拿起牆角的油紙傘,就衝著崔超那邊去了。他等這一刻可太久了。

兩院相隔不過數百步,雨勢也遠沒有雷聲轟鳴的那麼大,但因為趙普跑的匆忙,半邊身子都溼了。

崔超房中此刻已經坐滿了人,除了高覽、李博之外,還有其他的軍事長官。

畢竟此刻安平縣加上崔氏的義從,這裡得有近一萬五千人的部隊,這麼龐大的基數是需要臨時設立一些校尉來操練和統領的。

漢時的軍制不如後世軍師旅團這樣簡單分明,京師兵和地方兵完全是不同的編制。

這裡簡單說一下地方兵。漢軍在地方均是有太守領兵,太守下一般設有郡尉,協助太守管理軍隊。

而一郡兵力通常只有萬人左右,像河內、汝南這樣人口極多地域廣闊的大郡除外。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