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合肥侯事件(2)

陳蕃論名聲,位列“三君”,乃是士人之楷模,楊賜在這方面是不及的。

論地位,陳蕃做過三公,官至太傅,錄尚書事,太傅地位在三公之上,楊賜也是不及的。

論忠君愛國,楊賜雖有累有直言進諫的時候,為官也清廉做的極好,可陳蕃所做皆是與權臣外戚、亂政宦官相鬥,力圖清平朝政之舉,楊賜仍有不及之處。

可結局相差豈止是天壤之別,陳蕃以七十多歲的高齡慘死獄中,族人、門生故吏皆受誅連,連屍體都是摯友冒死收斂的。

楊賜的葬禮是天子下詔,士人公卿皆往哀悼,倍極哀榮。

陳逸心中的苦痛和復仇的理念再次得到強化,而他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見到了當時的著名方士襄楷。

襄楷其人在史籍上亦有記載,可見這個方士可能並非是妖言惑眾,或者說並非坑蒙拐騙之徒,其能力或許是有的。

綜合記載的各種史料,趙普確定襄楷此時應當有五六十歲,只比陳蕃小十多歲,應該遠大於陳逸,這些記載多是說襄楷擅陰陽之術,在漢桓帝時,宦官專朝,政刑暴濫,又數有皇子夭折,災異尤數。他還曾上書漢桓帝。

但是因記載有限,他當時擔任何職無從得知。

在靈帝即位後,他以楷書聞名於世。太傅陳蕃舉方正,他沒有就任。鄉里宗之,每太守至,都對他很有禮數。

中平年間,與荀爽、鄭玄俱以博士徵,他仍然沒有就任,最後死於家中。

合肥侯事件發生在公元187年也就是中平四年,史書記載他死於中平年間,中平這個年號最晚到公元189年,有可能是與王芬一樣,是畏罪自殺。

王芬是事洩之後,漢靈帝劉宏徵召他進京,他因畏懼潛逃,至平原,自殺身亡,而平原正是襄楷的家鄉。

一個哀痛於父親之死的故太傅之子,一個曾被陳蕃舉方正,為人正直,好學博古的方士,相聚於各方面都比不上陳蕃的楊賜葬禮之上。

見到兩者結局的天壤之別,難免會有同仇敵愾之意。

襄楷以天象言“天文不利宦者,黃門、常侍真族滅矣。”不管他的根據是何,但不得不說,他這預言是很準確的。

距離他預言不過兩三年,大小黃門、中常侍等所有宦官皆被袁紹、曹操、袁術等斬殺乾淨,一人未留,那些橫行一時、欺霸鄉里的十常侍族人、賓客無不伏法受誅。

只不過他和王芬都沒有看到罷了。

總之,襄楷用他的根據說服了陳逸,兩人事先是想要誅宦,可苦無途經,大將軍何進本身與宦官一黨藕斷絲連,韓遂等進言誅宦在當時都是被拒絕的。

最後,他們將眼光看向了與平原接壤的冀州,時任冀州刺史的王芬位列八廚,是士人推崇計程車人名流,其在任上收納流民,安撫叛亂,治軍理政也頗得民心。

於是在楊賜葬禮一年多以後,兩人一同至王芬府上做客,王芬不是一般計程車人,而在禁錮名單中的著名黨人,他是陳蕃的追隨者,也是黨錮事件的受害者。

因對宦官憎惡日久,聽聞宦官一黨將會身死族滅,於是敢為天下先,連線州郡豪傑,意圖誅殺宦官,可為官多年,王芬深知若要殺漢靈帝視之為“父母”的張讓、趙忠之流難如登天。

而他本人對漢靈帝劉宏不滿日久,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不如擁立合肥侯為帝,廢除漢靈帝。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