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守得一票!”
“陳太守得一票!”
“陳太守得一票!”
“陳太守得一票!”
“陳太守得一票!”
“陳太守得一票!”
“袁太守得一票!”
......
當侍衛面無表情的唸到一半時,袁術已經面無表情。
而當唸到最後,袁術得知二十一路諸侯只給他投了七票之時,臉已經徹底臭了下來。
袁術轉過頭,看了一眼袁紹。
袁紹像他笑著點頭鼓勵,這不禁讓袁術感到一些溫暖。
還是自家人好啊,不像是外人這麼冷漠。
此時袁紹雖然表面在笑,暗裡卻在心裡大罵白痴。
上來就是挑釁,還這麼無腦,誰會投你做盟主啊?
可惜袁術並不知道袁紹在罵他,更不知道袁紹其實投的是陳壘。
他還在想哪六個明智人給他投的票。
待投票結果公佈之後,陳壘像袁術‘略抱歉意’的點頭示意,隨後坦然的坐上了盟主位置。
萬幸的是,這二十二路諸侯,想當盟主的,一定要有名聲以及一個好的出身,這排除了大多數人。
唯一出身夠的幾個人,要麼就是不想和陳壘爭,要麼就是不好意思和陳壘爭。
而且陳壘有劉宏認證過的陳蕃獨孫名頭,出身也夠,資歷也比袁術好,也沒有袁術那種奇怪的高傲感,所以他們選陳壘做盟主也算是很正常的操作。
也就是在這種陰差陽錯的環境下,陳壘反而當上了他之前根本不敢想的盟主職位,因為並不是很穩的原因,所以陳壘並沒有節外生枝。
畢竟袁術說出話讓人不喜,所以才會有更多的人選他當盟主,如果換一個人都不至於這樣,特別是袁紹,要不是陳壘救了他,袁紹不想和他爭,這個盟主之位還指不定是誰的。
陳壘從盟主之位上站了起來,極其謙遜的說道“壘與諸位比起來,年歲並不算太大,如若有不成熟之處,還得諸位多多提點。”
見帳下沒有人反駁,陳壘又道“方才吾初入酸棗之時,見各位麾下士兵多少有所摩擦,在空時制定了一套措施,不如傳閱檢視一番?”
這些策略都是陳壘根據前世華國軍伍當中,試驗過無數次,能確保沒有錯誤的方法。
當然,有些郡守手裡的雜牌軍肯定是做不到令行禁止,上面的都是陳壘經過刪減的,能確保大部分都能夠做到。
何魚立馬把一張紙拿出來,給陳壘下方的楊頌傳去。
楊頌看了一眼,讚歎道“清遠所思,吾遠不及也!”
劉備好奇的張望。
這陳清遠寫了什麼,居然讓楊頌居然明面說他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