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部長,一等鎮國公魯智深;副部長,一等懷遠侯提利昂。
外事部部長,羅馬皇妃露迪婭;副部長,麗貴妃潘金蓮。
教育部部長,文貴妃李師師;副部長,三等顯文伯李清照。
地方治安部部長,二等定遠侯維羅;副部長,三等安遠侯李道成。
科學技術部……
諸部之中,重中之重在國防部,下設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部、海軍部、陸軍部等機構。
同時原鎮南軍陸軍軍團全部更名,並增加了第五集團軍、海軍也正是籌建兩個艦隊。
斯巴達克斯部,番號變更為皇家陸軍第一集團軍、擴充為三萬人。
克雷斯部,番號變更為皇家第二集團軍、擴充為三萬人。
利奧尼達部,番號變更為皇家第三集團軍、擴充為三萬人。
龐萬春部,番號變更為皇家第四集團軍、擴充為三萬人。
林沖部,番號變更為皇家御林集團軍、滿員增至三萬人,下轄一個特種師。
西耶娜從皇家第三集團軍調出,單獨成立了皇家第五集團軍,滿員為三萬人。
阿特米西亞組建了皇家海軍東海艦隊,阿莎組建了皇家海軍黃海艦隊,目前都處於籌備階段。
李南麾下群臣之中,有不少出類拔萃的人才都是他的嬪妃。
這要是放在當世的其他國家,由她們出任官職會遇到全國從上到下的抵制,不過好在中華帝國是個新興的國家,所以她們除了都獲得了嬪妃的封號外,還在帝國各部擔任要職。
中華帝國舉國慶祝之際,西面的永興軍路,种師道率領的十一萬宋軍正跟西夏的八萬鐵騎打的不可開交。
世事難料,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程序,那此時國內儲備耗盡,兵馬精銳盡失的宋國肯定會被西夏大軍打的慘敗,但誰也沒想到最後失敗的竟然是西夏軍。
以往缺少騎兵的宋軍對付西夏人,採取的都是穩紮穩打的碉堡戰術,用堅城壁壘來抗衡對方的鐵騎。
自從在鎮南軍手中連吃了大虧,宋朝開始大力開發仿造火槍和手榴彈。
宋軍統帥种師道不愧是北宋末期的名將,他竟然在並不熟悉熱武器的情況下,利用壕溝、鐵蒺藜和預先埋好的炸藥,大敗西夏軍,西夏領兵大將李良輔在混戰中被火槍擊中斃命。
失去了統帥的西夏軍士氣大降,在隨後的戰鬥中連戰連敗,最後不但被宋軍收復了秦風路,還損失了超過四萬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