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已經想好的計劃,在下山後不久便徹底的破滅了。
茅山位於江蘇境內,距離明朝的都城南京不遠,應該算得上是很安全的地區,但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各處村鎮都戒備非常,這讓沒有戶籍和路引的李南簡直是寸步難行。
明朝的路引就相當於華夏的介紹信或者身份證。
大明朝廷規定:凡人員遠離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當地官府發放路引,若無路引或與之描述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
李南雖有心給茅家小丫頭一筆金銀讓她離去,但想到一個七八歲大的秀麗女童,懷揣大量銀錢進入市鎮,那估計就不是做好事,而是害了這孩子了。
雖然由宋朝到了明朝,但幸好環境沒有太大變化,考慮一番後,李南在腦中計算了一下路線,決定先去鎮江,花錢買個路引再說。
兩人徒步旅行,開始的時候小丫頭還能堅持跟上,不過一個時辰後,她的步伐就開始減慢,不過這孩子也有股韌勁,還是咬牙堅持著。
心中暗笑幾聲後,李南停住腳步,蹲身說道:“上來吧,我揹你一會。”
“不用,我自己能走。”小丫頭扶了扶自己揹著的小包袱,倔強的說道。
對待這種小孩子,李南只能嚇唬道:“路途不近,再說我還沒有全力趕路呢,你要不上來,到時候別怪我丟下你啊?”
茅家這個小丫頭,在一天之內失去了所有親人,雖然跟李南這個路人並不算熟悉,但是在心理上,她只有這個人可以依靠了。
想到李南要丟下自己,畢竟還是個孩子的她,慌忙上前伏在了李南健壯的背上。
“呵呵呵!”伸手託著小丫頭,李南站起身來大步向前走去。
“謝謝,恩公。”除了自己的爹爹,小丫頭還是第一次被其他人揹著,所以她雖然有些羞澀,但還是禮貌的說道。
“別叫我恩人,恩公的了,我叫李南,你以後就叫我叔叔吧。”
說到這裡,李南忽然想起自己還不知道小丫頭的名字,因此好奇的問道:“你叫什麼啊?”
“茅清妍。”
“嗯。”李南點頭讚道:“寒池月下明,新月池邊曲,若不妬清妍,卻成相映燭。這個名字很不錯!”
聽到揹著自己的李南,居然知道這首詩,茅清妍有些興奮的說道:“恩..叔叔,你也知道這首詩?”
“呵呵,當然了。”李南笑道:“這是唐代韓愈的《月池》,我雖然算是不學無術之人,對於這等大家名作,還是知曉一些的。”
李南憐惜這孩子的身世,所以這才儘量逗引她多說些話。從小清妍的言談之中可以看出,那位茅山掌門並非重男輕女之輩,這孩子雖然年紀不大,但引經據典,單論學識已經超過很多成年人。
一大一小兩人正在趕路,耳力驚人的李南忽然聽到從前方傳來人喊馬嘶的雜亂之聲,生怕是官兵到來,李南連忙揹著小清妍跳進路邊林中。
片刻之後,李南果然看到了官兵,只不過這些人明顯是潰兵。跑在最前面的是騎馬的將官,後面跟著幾十個騎兵,在之後是丟盔棄甲的步卒。
李南望著這支敗軍,臉上滿是茫然之色,在他印象中,明朝的大敵應該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這江蘇不應該有太大的兵災之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