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回答說:“回香大人,先前香大人陪王妃說話時突然昏倒了,王妃請緒醫看過,緒醫說香大人這些日子憂心過重什麼的,奴婢愚笨,也沒記全。不過緒醫說香大人並無大障,多注意休息就好。”
香兒將信將疑,起床時總覺得衣服穿得不是很好特別是下半身,她以為是自己昏倒後,宮女搬動她時拉扯所至。確不知是柳梅兒懷疑她跟緒之瀾有一腿,所以緒之瀾才把罪過攬在自己身上,因此,柳梅兒藉機讓人檢查了香兒是否還是處。
習武之人,怎麼可能說昏倒就昏倒?離開東宮後,香兒回到蘭宅,請內功高強的幾位年長女子為她檢查身體是否有隱疾。
經過檢查,香兒知道自己中了迷煙,她心中擔心起來,覺得此事應該及時告訴緒之瀾。
三月初四,緒之瀾的車隊被香兒攔住了,他心中大驚,顧不得禮節,把香兒叫進馬車,輕聲問:“香兒,出什麼事了?”
香兒小聲將柳梅兒用迷香審問她之事說了出來,慚愧的說不記得柳梅兒問了她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答的?
緒之瀾驚得臉色發白,香兒知道自己可能給緒之瀾惹了大麻煩,她嚇得花容失色,手足冰冷。
“王爺,對不起,我……”
緒之瀾攬著香兒,過了很久才說:“沒事,很多事情本王已經在梅兒面前解釋過了!即便梅兒不用這種方法問你,柳承諾從蕭勁風口中知道是你洩露出洛玉珠的事情,以後他兄妹相見,也會說出你來。”
“現在怎麼辦?”香兒緊張的問。
“你先在馬車上好好休息,等回到金陵後,本王自會想向梅兒解釋,放心吧!”過了半響,緒之瀾說:“香兒,咱們都不是外人,如果梅兒恨你連累死了大王子,雖然她現在看在本王的面子沒有為難你,但難保她知道二王子死後也不難為你。安全起見,你先去陽洮郡住些日子,等本王處理好了金陵的事情,再叫你回來。”
“不,香兒離去後,王妃就會將怨恨怪在王爺身上,萬一……”
“傻丫頭,王妃如果對本王下毒手,殺了本王這個大華的儲君,她涇陽國擔得起這個責任嗎?”緒之瀾笑著說。
香兒死活不肯獨自離開,緒之瀾嘆了口氣,說道:“那行,以後你呆在楚妃的身邊,只聽命於楚妃……”
“誰是楚妃?”香兒還不知道緒之瀾納楚煙輕為妃之事。
緒之瀾老臉一紅,簡單說了下“不得已”的苦衷,嘆了口氣,他對香兒說:“楚妃是我蘭花子民,雖然我們不再搞復辟,但楚妃全家曾經為我們的復辟大業做出過巨大犧牲!喜兒兒身世很慘,但喜兒兒從小就沒見過父母,而楚妃在父母的陪伴下長大,又看著父母在她眼前憋屈死去,她又兩次坐牢,還差點被胡俊殺死……本王命令你好好保護楚妃的安全,沒有本王的命令,任何楚妃不想見的人都不見!誰若對楚妃不利,你不用講你們那套破江湖規矩,什麼下三濫的手段都可以用,本王只要你們安全就好,出了任何事情,都由本王替你們擔著!”
香兒很感動,流著淚,堅定的說:“只要香兒不死,定保楚妃無恙!”
緒之瀾攬了攬香兒,說:“你對本王一樣重要,若事不可為,你先保自己的性命,本王不會怪你!”
“香兒只是個下人……”
“你現在是王府的官員,不是什麼下人!在本王面前,你們都不是下人,是本王的生死知交!”緒之瀾這句話是發自肺腑的。
從現代轉世過來的人,哄女孩子的水平比古代人強了不知道多少倍,香兒那經得起緒之瀾的甜言蜜語?哄著哄著,就把香兒哄得枕在緒之瀾的懷裡睡著了。
緒之瀾根據柳梅兒用詭計審問香兒的時間推斷柳承諾應該派人來跟柳梅兒溝透過了!
三月初五,緒之瀾一行回到金陵城外的朱雀門前,他先沒進城,而是來到蘭宅,在裡面挑了十名武功最強的女子帶走,讓她們住進南門大街的陽洮王府,貼身保護楚煙輕。
以前,緒之瀾一心保護苦命的喜兒兒,如今要保護命更苦的楚煙輕;以前,跟喜兒兒在一起時,緒之瀾怕皇帝殺他,怕連累死喜兒兒,如今……緒之瀾需要面對的困難更多!
緒之瀾想到柳梅兒死了兩位王兄,而他卻在喜兒兒屍骨未寒之際娶了一房如花美眷,怎麼看都像個無情無義之人!
心虛的緒之瀾硬著頭皮回到東宮,看到了精心打扮,卻從眼睛深處流露無限悲苦的柳梅兒。
在柳梅兒按宮廷禮儀向緒之瀾行禮時,緒之瀾捉住她的手,說道:“愛妃不必多禮,都是本王行事欠考慮,令愛妃痛失親人!”
“是臣妾的大王兄自己利慾薰心,怪不得王爺!”柳梅兒流著淚回答說。
很多事情不足為外人道,屏退下人,緒之瀾摟著柳梅兒來到臥房,安慰了一番,硬著頭皮說:“梅兒,這次的事情,是我做錯了,害死了你的大王兄和二王兄!”
柳梅兒本來想裝的,但緒之瀾直言不諱的說出來之後,勾起了她心中的傷痛,她伸手揉了揉淚流不止的雙眼,沒有吭聲。
緒之瀾也沒問柳梅兒為什麼聽到二王子死後也沒驚訝和發問,他繼續說:“在秦王向我發難之時,我想保可卿及忠於我的那群守衛在陽洮郡的蘭花姐妹的性命,於是聯合蘭可卿使了出苦肉計。在我們三人逃出金陵後遇到了秦王派家兄弟在半路攔截,香兒想到我不可能再被皇上信任,為了儘快脫身,香兒將洛玉珠之事告訴了蕭家兄弟。”
柳梅兒聽到此處,緊緊的握了握拳頭,又緩緩的鬆開!
緒之瀾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嘆息了一聲。
“蕭家兄弟離開後,我左想右想,覺得我的身份特殊,又帶著蘭可卿這幫大華的敵人逃命,即便逃出國去,恐怕這一生都不得安寧。於是,我就建議蘭可卿號召卿閣的人一起寫投誠書。蘭可卿和香兒很聽話,答應了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