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琳也不怕對娘娘袒露心意!原本子琳是對二哥存了一份心思。但如今他即將娶顏尚書的嫡女,眼見跟他無緣,子琳的這份心思也淡了!我只恨緒之瀾這個賤婢,令我屢次受辱,我就是見不得她一副猖狂自以為是的樣子!一個鄉野里長大的村姑,不管是二哥還是四哥,她都配不上他們!”說到後來,字字句句都帶著恨意。
皇后見宋子琳情緒激動,心下了然,女人的嫉妒心是最可怕的,“伊郡主所言不無道理,只是眼下太后如此疼愛她,那本宮明面上自然也不能苛待了緒家女,以免拂了太后的意!”
“皇后娘娘放心!請您相信子琳,放手讓子琳去做,只要娘娘稍加配合就行,定不會讓娘娘為難。屆時娘娘就等著看子琳好好教訓教訓緒之瀾這個賤婢!”
皇后見她一臉篤定,終究還是點了點頭,“伊郡主既然有把握那就去做吧!不過千萬注意分寸,不要引火上身!”
宋子琳見終於說動皇后,心下歡喜,為了拉攏皇后一起去對付緒之瀾,她事先可是頗費了一番心思才準備了這番說辭。
在鳳儀殿略坐了坐,她便起身告辭。臨走前,囑託鳳儀殿的宮女,若是下次緒之瀾進宮,務必要好好招待她一番,叫她知道宮規森嚴,不是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見宮女們應命,便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陰雨連綿些許天,出行不易。不過緒之瀾是個喜動不喜靜的性子,除了每天晨起練練劍,早飯過後,便雷打不動地去劍心看望秦老,最近她對鑄劍興趣頗高。
緒之瀾每次都會去城裡上好的酒樓買點好酒,配上精緻的烤鵝、糟鴨掌等吃食,帶去給秦老。
鑄劍也不是個輕鬆的活計,不僅鑄劍爐的爐火溫度要講究,中間程式也繁雜,要經過制範、調劑、熔鍊、澆鑄、修治加工層層環節,最後寶劍才能砥礪開刃,一步也馬虎不得。
但秦老也不愧為技藝嫻熟的鑄劍行家,稱一句宗師也不為過,他把鑄劍術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緒之瀾學得十分認真,她本來領悟能力也強,因此短短數日,就已經基本掌握了鑄劍的要領。
不過鑄劍畢竟是個熟能生巧的技藝活,掌握理論知識是一回事,真正動手鑄劍卻是另一回事了。
緒之瀾雖然已經可以鑄出兵器,但兵器要麼刃口鈍了、要麼不稱手,刀具也偶爾捲刃、崩口。
她深知自己還要刻苦練習,才能打造出一把稱心如意的兵器,因此這段日子每天都來劍心,一日也不曾間斷。
不過御珵一卻一次也沒出現過。秦老也聽說了御珵一和顏尚書嫡女的事情,一開始的幾日裡見緒之瀾在鑄劍爐旁燒火,神情專注,卻始終不發一言,不由得擔心緒之瀾把事情都藏在心裡,會把自己憋壞。
他也無心品嚐美酒的醇厚,在他眼裡緒之瀾和御珵一郎有情妾有意,怎麼看都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般配極了,誰知就被棒打了鴛鴦,實在令人惋惜!
他忍不住出聲勸慰緒之瀾:“常言道有緣千里來相會,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你與他若是有緣,將來總能到一起!”
緒之瀾卻答道:“師傅不必為我擔心!我不是小孩子了,與御珵一的事情其實我也並不是很難過,一直以來我並沒有想嫁人,我有自己的籌劃和志向。何況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那麼多,要是不看得開點,豈不是要把自己慪死!只著手做好眼下的事情就好了!我現在只想好好學習武功,同時學會師傅的鑄劍術!”
“你這丫頭說的都是真心話?在師傅面前就不要逞強了?”
“當然是真的!我現在只想好好把鑄劍的技藝掌握。常言道,名師出高徒,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身為師傅的弟子,我日後總不能給您老人家丟臉!總有一天我要打造一把比玉清劍更厲害的劍!”
“哼!你目前的水平想要超越為師,恐怕要再練個十年八年!”秦老見她目光堅定,雖然目前她還不能鑄造一把完好的兵器,但有這份雄心壯志倒是不錯。
緒之瀾嘟著鼓鼓的兩腮,甜甜一笑道:“所以,徒弟我目前心無旁騖,沒有那個心思去消沉。徒弟對自己要求甚高,我總要先鑄出把鋒利襯手的寶劍!”
沒想到她小小年紀如此看得開,在鑄劍一事上如此有幹勁,秦老心情寬慰,舉起酒杯一邊品味一邊跟緒之瀾細細說道:
“欲速則不達,師傅也是鑄了大半輩子劍,才有如今的水平。雖然你已經記住了鑄劍的步驟方法,但你手上功夫還是不到家,鑄的劍不是薄了就是鈍了。常言道‘進門先敲三年鐵’,鍛打是劍師們必須熟諳的基本功,這道工序是磨劍,從粗磨到細磨,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一個好的劍師必然也是一個好的鐵匠。你這丫頭,不要心浮氣躁,就先好好練習打鐵吧!”
緒之瀾用心記在心中,之後的每天都花不少時間打鐵,直到手軟筋麻。
雖然累卻充實,她前世作為“手術一姐”給病患做手術時,常常在病床前忙碌十幾個小時,也不比打鐵輕鬆多少。
如此過了幾日,宮裡來了人,說太后甚為想念緒小姐,因此特來緒府傳話,希望緒小姐得閒就去宮裡看望看望太后她老人家。
緒之瀾這才想起上次臨走前答應過太后會經常去看望她,這段日子一直在劍心,倒把這事忘了。
沒想到太后是真心記掛關懷她,心裡到底有點過意不去,這日天氣放晴,便早早起來梳洗打扮,上了馬車,前往皇宮。
到達宮裡,亭廊樓閣,各宮各院皆是墜掛滿了彩燈,一派繁榮熱鬧的景象。
燈的種類形狀很多,有寶塔燈,魚燈,鷹燈……而且五顏六色,流光溢彩,上面有書法,繪畫,燈謎,很是美觀。
緒之瀾大為好奇,不知道宮裡又有了什麼盛事。
很快到了和安殿,也是張燈結綵的樣子。
緒之瀾步入殿中,跟太后請安問好,隨即分賓主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