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章

第八十章

國,伊利諾伊州,普斯頓山下。

付英蘭坐在副駕駛,開車的是她的大兒子,後座丈夫正拿著果汁果凍耐心地哄兩個小女兒。山路兩側綠草如茵,楓樹成林。

這一片是伊利諾伊州知名的富人區,有些家庭在內戰之前就已經來到這裡買地建房了,如今還留在這裡。

付英蘭一家要去的地方是她小時候住的老房子。

當年,她爺爺奶奶是最早漂洋過海來北美這邊打工的那一批華人。溫州人擅長做生意,十幾年下來攢夠了買房的錢,幾個孩子娶妻生子,一家人在當地越來越穩,後來就在這邊建了第一間自己的房子。

這麼多年過去了,包括付英蘭在內的家裡人都搬去了別的州,職業各有不同。以前大家回來的還勤一些,等爺爺奶奶接連去世以後,山上的老房子就清冷了起來。各家只有在度假或者工作需要的時候才回來幾天。

這些年,更是隻有她家會回來看看了。

車順著山道蜿蜒行駛,山下的公園人工湖和鱗次櫛比的公寓樓擠在一起,共同構成了陽光下令人愉悅的風景。

付英蘭哼著歌欣賞山道的風景,目光偏移間,她突然“咦?”了一聲

“親愛的,咱們家後面的那棟房子怎麼在裝修?”

聞言,付英蘭的丈夫萊維朝外看了一眼,也有些驚訝,“這棟房子賣出去了?什麼時候的事?”

不怪夫妻兩吃驚,這一片住了很多做生意有些樣子的華人。雖然有些房子近些年被主人陸續轉手,有些跟他們家一樣,常年不在這邊居住,但互相之間都留有聯系方式,有變動會互相通知。

更何況,位於他們家後面的這棟房子,是付英蘭爺爺奶奶當年一位故人的居所。據說,那位故人回國之前,拜託兩位老人照看房子,這麼多年卻一直沒有回來。

在付英蘭的記憶裡,父親似乎也和那位故人熟識。小時候,他每隔一兩個月就會找人幫那家修剪草坪,打掃門廊,跟她說些曾經發生的趣事。

只是付英蘭今年都四十多歲了,父親現在也有點老糊塗,再問起當年,兩人都記不起來了。弄得她也逐漸忘記了這棟建築的存在。

而且算算時間,爺爺奶奶一家是一九一七年搬過來的,那位故人再怎麼著,也活不到今年。這麼長時間,他的後人從沒出現,八成是已經忘記了這一處房産。

車停在他們家老房子前,坐駕駛位上的大兒子下車朝後面看去,“他們的外牆裝飾已經全部修繕過了,至少一個月前就轉手了吧。”

付英蘭從下車開始,就有些心神不寧地,墊著腳往那邊看。

但別墅區植被很多都是有年頭的大樹,視線被遮擋的七七八八,那棟房子的位置還在他們家的上方,從這裡看過去,只能看到裝修隊開來的卡車車頂。

“我過去打個招呼。”付英蘭對丈夫說道。

萊維先生聳肩,“說不定房子的新主人是孤立主義者,不喜歡和別人打交道。你看,他新修了那麼長的鐵柵欄。”

正如萊維先生雖說,那棟房子的花園周圍,新豎起了一整圈的鐵藝柵欄。兩米半高,頂上還帶有尖刺的黑鐵柵欄上雖然做了精緻的雕花裝飾,但無聲表達的,很明顯是主人不歡迎陌生訪客的意思。

付英蘭有些遲疑了起來。

但想到小時候爺爺奶奶以及父母對那棟老房子費心的樣子,她還是決定上前去了解一下情況。

畢竟是長輩記掛了那麼久的故人居所,要是真賣出去了,她得回去跟爸爸說一聲,好讓他放心。

這樣想著,付英蘭朝那邊走去,遠遠地,她看見了一個站在柵欄前抬頭打量房子的青年。

來北美這邊待久了的華人不知道為什麼,都和在國內長大的有些說不出來的差異。此時,光是看背影,付英蘭就隱約覺得這像是個國內過來的小孩。

“你好。”她打招呼。

青年聞聲回頭,神情似是有些驚訝。

“您好。”青年試探。

付英蘭盡量剋制地挑了挑眉,沒讓自己看起來那麼沒見過世面。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