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戌說道這裡,又補充道:
“主公,東州兵不但不如先前,而且還不受劉璋的信任,可以說是與劉璋離心離德。”
說道這裡,張戌搖頭嘆息道:
“可惜當年老主公去世時,劉表趁益州動盪之時,擾亂益州,
若不是東洲兵浴血奮戰,恐怕益州已被劉表所得。
“沒想到,益州之亂竟然是被東州兵平定,而且劉表那時竟然有這麼大的野心,這倒是沒有想到。”
金旋對於這件事情有些好奇,便向張戌詢問起了細節,
張戌回想了一下這件事的詳細過程,向金旋詳細的訴說了此事:
“當年老主公去世,益州局勢不穩,劉表派人策反了,沈彌、婁發、甘寧三人反叛劉璋。”
“等等,甘寧!”金旋有些驚訝的打斷張戌的話,
“此人曾在益州為官?”
張戌看到金旋詫異的眼神,愣了一下然後問道:
“主公聽到過此人?”
這樣的疑惑只是一閃而過,張戌便想到什麼,恍然道:
“也對,主公來自荊州,那甘寧現在便是在荊州黃祖手下為官。”
說道這裡,張戌又面帶嘲諷道:
“他原本便是蜀郡郡丞,可到了劉表哪裡,卻是隻是一個裨將,哈哈,真是有趣,
原本的郡丞都滿足不了他,想來也用不了多久,便會反叛劉表,投奔對面的江東!
“張將軍似乎對甘寧似乎有所成見?”金旋看著張戌的表情問道。
而張戌搖了搖頭道:
“並非是末將對此人懷有成見,而是甘寧在其故鄉巴郡的風評極差,
而且末將聽聞,甘寧為官後還帶有任俠之氣,實在是令人不喜。”
金旋聽到此話,搖頭道:
“道聽途說而已,不說此人了,繼續說東洲兵之事!”
“是!”
面對三位將領的叛亂,劉璋極為害怕,便派出了自己的親信趙韙為徵東中郎將,並帶著東州兵前去平定叛亂。
趙韙此人,不懂兵事,靠著只是因為與劉氏父子關係極好,才攬得此差事,
而他又與三輔人不和,在他的指揮下,由三輔人組成的東洲兵喪命無數,
雖然三輔人感念老州牧的收留,也因此有了怨言。
後來趙韙受命進攻荊州無果,便屯兵朐忍,
而在其中本就是出身益州豪族的趙韙,
對於劉璋還在沿襲劉焉厚待三輔和南陽之民的做法,更是不滿,
這些外人分走了他們的土地,擾亂當地的治安,
從三輔而來的大族又侵害的了益州大族的利益。
而東洲兵恰好就是三輔大族的外在力量,
趙韙自然聯合當地的勢力打壓苛待之,
可三輔老秦人如何能屈服,加之趙韙先前領軍作戰時,故意讓東州兵送死的行為,
東州兵暴亂而起
面對東州兵的暴亂,趙韙為首的益州士族極力主張強力鎮壓,
而劉璋卻是不敢這麼做,因為這件事是劉焉臨死前親自交待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