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星離開金鰲島,駕著龍馬一路狂奔,奔得一段,面色雖然略顯沉重,心中卻輕鬆了許多。
雖然他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或許玄靈之氣的機會,卻已經想通了許多東西,菡芝仙這樣的女子,一定不能錯過。改日當選個時機再上金鰲島,向她吐露秘密,真心相求,不僅讓她做雙修道侶,還要做他的妻子,廝守一生的妻子。
從某種意義上講,他今天所得到的,將遠遠大於失去的。
同樣,碧霄那邊,他也打算順其自然,若是真個情投意合,就算是帶著孔宣殺上三仙島,也要搶個新娘子回來。
隨後的日子裡,張紫星每隔兩天就會寫一封信,讓袁洪帶到金鰲島,信的內容自是不足為第三人所道,每次菡芝仙收信時,總是免不了施展一番風袋或黑煞劍,以免被圍上來的道友取笑或偷看。久而久之,連看守金鰲島的雀童子與“信使”袁洪都成了好友。
張紫星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開創了情的先河,雖然信中不乏諸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之類的剽竊之作,但大多都是情真意切的言辭。漸漸地,菡芝仙託袁洪帶來的回信也多了起來,兩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溫。
就在張紫星瞅著時機成熟,準備再上金鰲島將這位道侶兼情侶“拿下”之時,忽然接到緊急軍情,西征的黃飛虎大軍不敵犬戎,損兵折將,軍士大多無法再戰,大敗而回。黃飛虎和姜文煥皆身受重傷,幸得洪錦丹藥治癒,麾下大將中,季康、常昊(蛇精)、楊顯(羊精)、朱子真(豬精)四將身亡。十五萬軍馬,止剩小半。
張紫星大驚,黃飛虎大軍的陣容堪稱豪華,無論是常規作戰或者是非常規作戰。勝算都很大,為什麼會如此慘敗,還折了四員大將!難道是某些仙人在搗鬼?
袁洪與梅山六怪交情篤深,一聽居然死了三個,當即大怒,向天子請命。要往領軍前往報仇。張紫星知道袁洪並非帥才,而且目前情況不明,所以讓他稍安勿躁,待殘軍返回後,詳細問明,再作理會。
不久,西征的敗軍終於返回了朝歌,黃飛虎率領兩位副帥和諸將上九間大殿向天子請罪。讓群臣大跌眼鏡的是,日漸“殘暴”、久未臨朝的天子並沒有在朝上嚴懲敗軍將領。雖然臉色不愉,但口中只是淡淡地說了句:“眾卿不必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
諸將又是羞愧又感恩,跪拜不起。天子問起當日戰況時,黃飛虎長嘆一聲,說出了起來。犬戎號稱“馬背上的民族”,精通騎術和射術,擅長騷擾和奔襲戰術,一直是大商西面的宿敵。這幾年來,由於大商地馬鐙、連弩等戰略發明逐漸流入犬戎。進一步提高了他們原本就相當強大的戰鬥力。
但這些倒是其次,因為張紫星對此早有預料,此次也特地配備了更加新式的武器,就連戰馬都是改良後的品種,絲毫不遜於犬戎族地馬匹。一開始對陣時,商軍確實佔了上風,連勝了幾場,還擊殺了不少敵人。
犬戎王狼也先得知前部潰敗後。當下親領大軍前來,與商軍對峙。狼也先麾下有不少厲害角色,個個法力精深,背後還有實力深不可測的高人相助。雖然商軍這邊也有不少通曉道術之士,卻非其敵手。季康、常昊、楊顯、朱子真四人就是折在他們手中。而狼也先本人曾得異人傳授。精通毒術,居然在暗中對商軍食水下毒。又在戰場之上公然施放大規模毒術,令大商軍士死傷無數,倖存者也身中毒害,戰鬥力低下,全靠洪錦等人拼死以道術相抗,才得走脫。
退至西岐後,倖存下來的軍士毒傷難愈,已無法再持續戰鬥,只得敗退回朝。
道術之士?毒術?張紫星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大臣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天子如此認真了,紛紛不敢出聲,以免驚擾。張紫星思考了一段時間,終於做出了決定,命太醫速去軍營檢查軍士的毒藥,然後命人傳旨往潼關調餘化龍父子入朝歌聽命。
這時,兵部官員上前奏道:“潼關守將乃陳桐,餘化龍目前乃候補之位,一直在朝歌聽任差遣。”
張紫星臉一紅,這才想起餘化龍是在黃飛虎反出五關殺死陳桐之後,方才任潼關守將,當下宣餘化龍速來九間大殿見駕。眾位臣子並沒有注意這個出錯地小插曲,在他們看來,天子能記得一個候補總兵的名字已經很了不得了,他們注意的,是天子調兵遣將的動作——看來,馬上又要對犬戎用兵了。
不久,餘化龍上殿,叩見天子。
張紫星問道:“餘卿,聞你有五子,個個都是本領不凡,可願為國效力?”
餘化龍對天子的情報感到驚訝,口中卻不敢怠慢:“犬子怎當聖譽!陛下明鑑,末將有子五人餘達、餘兆、餘光、餘先、餘德,其中餘德在海外出家,隨師學藝。末將父子雖本領平凡,對大商卻是忠貞不二,願將一腔熱血報於陛下。”
張紫星聽得餘德不在,露出遺憾之色,說道:“餘卿忠勇可嘉,寡人甚是歡欣。寡人慾重用於你父子,那餘德既在海外學藝,必有本領,可否召回,一同為國效力?”
餘化龍雖為候補總兵,卻一直未得空缺,如今聽天子之言,當即大喜,說道:“陛下深恩,末將誓死不忘!犬子曾遺有信香於末將,可在要緊之事時聯絡。末將回去後,立刻召其前來,為陛下效命!”
張紫星聽得餘德可以回來,喜道:“有餘卿父子,此次西征無憂矣!”
不熟悉《封神演義》原的人可能不知道“餘德”這個名字,其實此人個體法力尋常,連闡教第三代弟子都敵不過,但有一樁本事,就連前段時間張紫星刻意交好的呂嶽都要甘拜下風。那就是五斗毒痘之術。原著情節中,呂嶽曾與弟子持瘟丹潛入西岐,四處在水中下毒,令西岐上下遭禍。而在潼關之戰時。餘德的手段更狠辣,那毒痘之術能以風力傳播,中毒者渾身上下俱長出顆粒,莫能動彈,一夜之間,周軍六十萬人馬、包括許多闡教門人俱遭毒手。煙火不生。若非楊戩再上火雲洞,只怕難有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