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歸附蠻荒山的訊息來得是如此突然,乃至莊華山的|半途接到訊息後,還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前往迎接瑤夫人的南蝶也撲了個空。
直至後來莊華山與覆天山才知道,窮奇表面上放出放出風聲,要來覆天山理論,實際上卻是親自去了鬼丘!以鬼丘目前的實力,窮奇親去絕對算是殺雞用牛刀,但窮奇還是去了,正如他一貫出人意表的行事風格一般,所以他得到了鬼丘。
但據說那位鬼丘之主之所以降伏,不僅是因為窮奇這等兇人親至,更因為一件事,那就是他的妻子瑤夫人在前往莊華山的路上遭到暗害,從人俱是灰飛煙滅,不見影蹤。這使得鬼丘之主對覆天山與莊華山切齒痛恨,為報仇而全心投效了蠻荒山,成為六宗老之一。
很明顯,雍和失蹤、瑤夫人被害等一系列事件是一樁陰謀,不僅針對鬼丘,而且很有可能是三大勢力之間的鬥爭。
蠻荒山雖然損失了雍和,卻成了鬼丘之爭的最後勝利,覆天山、莊華山對此自是多有猜疑,同樣,蠻荒山也為雍和之事而記恨其餘兩大勢力。
三大勢力中,有不少都是才智之士,曾多次分析過此事。
按理說,三大勢力內鬥,最受益的應當是陽府,但陽府卻是先被排除在外的。因為近二十年來崛起的陽府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戰鬥風格,那就是以可怕的人海戰術直接動強力的攻擊。在攻擊戰術上或許有些變化,但從不曾有過這等陰謀算計。況且陽府的衛士是無法無聲無息出現在此地的,更不可能在不驚動旁人的情況下消滅雍和這樣的玄仙。
那些跟隨雍和前往鬼丘的剩餘門人都受到了酷刑逼供,招出當日雍和在鬼丘與張紫星三擊之戰,以及離開後,狂呼“鯤鵬”遁走的事實。如果真是昆道人出手,雍和被滅倒是意料中事,這一點,覆天山只怕是脫不了干係。
這段陰謀,或許是三大勢力之一所策動,或許三大勢力都有謀劃,但最終把握住機會、獲得利益的是蠻荒山,因此窮奇的嫌疑最大。
在許多人看來,那位鬼丘之主張紫星同樣有很多疑點,甚至有人大膽地提出這段陰謀可能是這來歷不明的張紫星在操縱。但這個觀點很快就被更多的人否決了。由於歸墟的特殊的死亡法則,許多失去記憶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來歷,所以“來歷不明”不能成為懷疑的依據。就算假設這些陰謀都與他有關,那麼他殺死雍和、故意殺死自己的妻子,又放棄所經營的鬼丘勢力的最終動機又是什麼?眾多的智認為,這些事件表面上來看都與張紫星有關,實際上正是利用他和鬼丘展開的陰謀,張紫星才是“最不可能策劃此事之人”。
議論歸議論,在歸墟這麼多年的程序中,這種議論與猜疑似已司空見慣,而往往事實的真相則成為謎團,不為人知。即使是揭開謎底,也要到很久以後去了。
作為“新人”。張紫星在蠻荒山難免要受到許多懷疑。但他地能力也在種種考驗中得到了很好地體現。除修為方面不及那位蒸地宗老雍和外。這位新宗老地謀算、策劃等各方面都在雍和之上。怪不得能在短時間內使鬼丘那般壯大。
更讓窮奇滿意地是。在許多爭對覆天山與莊華山地計劃中。張紫星表現了超乎尋常地陰狠與毒辣。不僅運用高明地手段吞併了大批莊華山地歸附勢力。而且還直接參與了暗算覆天山宗老金猊地行動。最終金猊身死。也算是報了雍和之仇。
不過。張紫星地突出表現也引起了蠻荒山其餘宗老地妒忌。尤其是大宗老渾沌。鬼丘之事渾沌居功不小。張紫星也自願“上繳”地鬼丘勢力。渾沌本想掌管鬼丘。但窮奇考慮再三。還是將鬼丘交由張紫星打理。
這倒還罷了。主要矛盾是在於張紫星加入蠻荒山後。漸漸使得宗主窮奇對渾沌地信任漸漸轉移到張紫星身上來了。雖然渾沌氣惱。卻不敢質疑窮奇。但他並非善茬。當下不動聲色地聯合平日與自己交好地幾位宗老對張紫星打壓、排擠。張紫星也毫不示弱。憑著突出地個人功績。與向來不喜渾沌地宗老蜚道人聯合一處。漸漸組成了自己地小團體。
對於這種內部鬥爭地局面。窮奇毫不在意。甚至還有所縱容。因為這正是他慣用地御下之道。而張紫星目前所處地境況也使得窮奇更加放心。一個心懷仇恨、又被大部分人孤立地人。自是更便於駕馭。尤其是張紫星地修為並不是很高。危險係數也要小得多。與之相比。身具玄仙上階修為地渾沌。更讓窮奇感到威脅。這也是當初窮奇為什麼不將鬼丘給渾沌地真正原因。
就這樣。窮奇對張紫星地信任不斷增加。張紫星也沒有“辜負”他地信任。用實際地“成績”做出了回報。
鬼丘之事如同一個導火索,引得三大勢力原本的暗鬥愈演愈烈。彼此相互爭奪、吞併,傷亡也越來越重,仇恨更甚,原本由昆道人所提出的聯合提議也被三方默契地避而不提。短短的時間內,三方勢力折損的人手竟然要數倍於過去的數十年的數目,三方大有化暗未明、將爭鬥直接擺到檯面上的趨勢。
鬥爭中,蠻荒山漸漸脫穎而出,大有蓋過覆天山與莊華山之勢。
在這種情況下,昆道人再次以陽府新近消滅臨山、威脅愈迫近為名,重新提出了聯盟之事,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莊華山的響應,而蠻荒山在思考良久後,也終於表示了同意。
要讓三個互相仇恨多年的仇家在同一張桌子上談判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這三個仇家都是政客,顯然就沒有什麼難度了。
政治,就是一種交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利益”這個中心點是永恆的。
蠻荒山之所以答應,一來是因為在三方爭鬥的同時,陽府並沒有停止擴張的腳步,還在穩打穩紮地繼續擴充套件,臨山就是最近被消滅的一個較大的勢力;二來目前蠻荒山目前的勢力已嚴重威脅到其餘兩方,如果執意要戰,只怕會引來兩方的合力壓制,雖說蠻荒山的力量已隱在覆
莊華山任意一方之上,卻無法抵抗兩方聯手;第三也的一點,對於這次的會盟,蠻荒山另有策劃,對於窮奇來說,這次的會盟將是一次實現他雄心的難得機會,在這方面,已深得窮奇信任的宗老張紫星多有謀劃,出力不小。
那位曾經先後力戰昆道人、獬豸的神秘強在這段時間裡也並非沒有動作,為報上回獬豸趁火打劫之怨,他闖入莊華山,力戰獬豸與七大宗老,結果殺死一名宗老,重創其餘幾人後,與獬豸鬥得兩敗俱傷而去。得知了第一手情報的蠻荒山還在張紫星的策劃下趁機動了攻勢,侵佔了莊華山轄下幾塊重要的地盤。
覆天山對此人更是異常警惕,特異加強了將山城附近的覆天大陣威力,又開啟城中的各種陣法與防備,唯恐重演莊華山之事。
但自那之後,那強就此銷聲匿跡。不過大家都相信,此人絕不會甘於蟄伏,經莊華山一戰,必定躲在某處養傷,或是等待更適合的時機對莊華山動致命一擊。這件事使得莊華山的實力與威望減弱了不少,所轄勢力更是人心惶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變相地加速了蠻荒山的壯大。
在達成結盟共識後,三大勢力開始了正式的談判。
張紫星並沒有參加這種談判,而是奉了窮奇的命令,在策劃另外的大事。
談判桌上相當於另外一個戰場,雖然兵不血刃,但激烈程度絲毫不下於真實的戰鬥,經過商議,三方議定,推選出一位盟主,統領三大勢力與歸墟各方力量,共同對抗陽府。待到消滅陽府後,聯盟解除,回覆成“三足鼎立”的局勢。
盟主以真武皂雕旗為信物,擁有召集、調遣聯盟兵力,並協調聯盟內外事務的權力,實際上也就等於除陽府外,歸墟各聯合勢力的最高領導。這位盟主的人選自然成了談判的最大議題。三大勢力互不相讓,一時陷入僵局。
按照總體實力和地盤的範圍來說,蠻荒山要略勝其餘兩方;而若論玄仙級別的高層實力來看,現階段當數莊華山最整齊;但從三大勢力的宗主昆道人、獬豸與窮奇三位頂階強的實力來看,昆道人可能要稍強於其餘兩人,因為在上屆五百年之戰中,各強分批對戰,獬豸敗於窮奇之手,而窮奇則在最終的決戰中以極微小的差距敗給了昆道人,當然,三人的實力屬於從一層次,真要重新再戰一次,勝負還是五五之數。
昆道人自從上次與那神秘強一戰後,似有領悟,透過一段時間的閉關,感覺實力又有少許精進,自恃個人戰的勝算應該更大,當即提出三人互鬥一場,以最終的勝為盟主。獬豸聞言,沉吟不語,而一直好勇鬥狠的窮奇表示同意透過爭鬥來決出盟主人選,但不是一場兩場爭鬥,而是一個綜合性質的系列賽。
這個系列賽能使三大勢力各個層次的實力得到充分的展現,並作出最公正的比較與評估,最終獲得勝利的一方可成為公認的領導。
這個系列賽一反以前簡單的比試方法,而是採用了一種歸墟中前所未有的規則。大賽按照修為,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真仙賽、金仙賽與玄仙賽。真仙賽與金仙賽分團體鬥陣與個人鬥法兩種,每一方可出幾隊。玄仙賽由於人數問題,只設個人戰。三方派出相應修為的人手,透過分組抽籤等方式進行迴圈賽。
每勝一場,相應一方的勢力則增加一定的積分,敗則沒有積分,如果是平局,則雙方皆以失敗而論。至於三位宗主屬於頂階強,不參與玄仙賽,而是在三大部分的競賽結束,進行最高水平的一對一個人戰,也是採用單迴圈,共戰三場。
等整個大賽完成後,積分最高的一方勢力的宗主,當掌真武皂雕旗,為當仁不讓的盟主,其餘勢力皆不得違抗。
當然,不同層次的賽事,比賽場次與積分也有所區別,如真仙賽的賽事最多,勝一場得兩分;金仙賽賽事略少,勝一場得四分;玄仙賽的場次更少,勝一場則得六分;而宗主賽勝積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