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此時覺得事情重大,要向石雲濤報告了,不然事後真上了焦點訪談,那可是一件大事。
想到這裡,聞天連忙走到一邊給石雲濤去了電話。
聽說焦點訪談的記者來到了方口縣,石雲濤同樣很吃驚,焦點訪談這事確實很大,誰也不想上焦點訪談,但是他們真的是焦點訪談的記者嗎?
朱峰無法確認這個事情,作為縣委宣傳部,與上面的關係肯定沒有市委宣傳部與上面的關係鐵,因而石雲濤想了想,只得去找高敏燕。
高敏燕是市委宣傳部長,石雲濤把電話打給她,高敏燕接到電話後,就答應聯絡一下問問情況。
由於冒出這個事,石雲濤意識到曹鴻志現在的實力不容小覷,讓聞天來應付這個事有些吃力,雖說這個事未必就能上的了焦點訪談,可是如果讓記者在網際網路上給捅出來,對方口縣的影響也很不好。
主要是會影響到方口縣的招商引資工作,外面的人會說方口縣對民營企業不友好。
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石雲濤只是針對煤礦企業,要求煤投公司掌控煤炭產業,又沒對其它民營企業怎麼樣,而且他還要求保護好其它民營企業的發展,嚴格管束幹部。
但是身為煤礦主的既得利益者肯定不願意放棄已經到手的利益,必然要進行反撲,所以便以偏概全,說方口縣是在打壓民營企業,把煤礦企業弄成了民營企業的代表。
目的就是要向方口縣施加壓力,說什麼國進民退了,煤礦企業主有錢,而只要有了錢,就可以找到幫他們製造輿論的人。
而那些能製造輿論的人,底色是什麼就不好說了。
如果不是頻繁的礦難,北西省不會要求關停小煤礦,小煤礦的生產條件極差,礦工們那真的是在用命來賺錢,而他們所賺的錢連礦主的九牛一毛都不到。
所以說,礦工不是在用命為自己賺錢,實際上是在用命為那些礦主賺錢,可那些礦主並不在乎礦工的生命,在安全生產上不願意多花一分錢,而為了高額利潤,又讓礦工拼命的開採,這便導致礦難不停地發生。
而發生了礦難,只要礦主與地方政府勾結好,採取瞞報的手段,便能把事情給壓下,花了一些錢,事後可以繼續開採。
如此一來,就導致小煤礦的礦難處於失控狀態,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不能讓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再加大量開採所導致的環境汙染,不採取措施不行了。
而一採取措施,必然要觸動很多人的利益,有人對外發聲反對此舉,也實屬正常,但有人反對,不代表事情可以不做,還是要做的。
而做了之後,有人拿這個事情做文章,對地方政府就有一定的影響了。
石雲濤也不想受到什麼影響,因而希望和平解決,現在就是要先解決記者過來採訪的問題。
第二天,聶高寧就把石雲濤叫了過去,說了這事,問他為什麼會搞成這樣,高粱市發生的事情就夠多的了,難道還要讓高粱市再爆炸嗎?
顯然聶高寧責怪石雲濤沒把事情給處理好,導致有記者過來採訪,並且還是焦點訪談的記者。
石雲濤聽了,心裡頭雖然不服氣,可是事情的確是發生了,目前也只能想辦法擺平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