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認定是涉黑涉惡團伙之前,黑惡團伙兩個字不會寫在黑惡分子的臉上,反而有些黑惡分子臉上還貼著金,說是什麼著名企業家,慈善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有什麼抗洪搶險模範,支援地震災區先進個人,甚至還有評上勞模的。
你說奇怪不奇怪?
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黑惡分子一方面要求財,一方面還要求安全,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求財要用黑和暴力的手段,而求安全怎麼辦?
一方面是拉攏腐蝕政法幹部,另一方面則是要包裝自己,給自己塗上保護色,讓政府不敢輕易動他們。
這都是高等級的主意,涉黑團伙是有軍師的,沒軍師的,自己也要高明才行,不然,很容易被打掉。
早期的黑惡分子,也就是二十世紀以前的黑惡分子,還處於初級階段,平時不過是打打殺殺,似乎在發洩過盛的精力,不打幾架就不舒服一般。
只要不出人命,進去待幾天就出來了,完全是草莽階段。
在草莽階段,黑惡分子幾乎沒有什麼經濟基礎,幾個好吃懶做好勇鬥狠的人聚集到一起,便是一個團伙了。
兜裡頭也沒錢,急了,就會去搶劫,而搶劫是重罪,一旦被抓住,這個團伙就被打掉了。
如果不被抓住,一下子就有了原始資本,那就開始進軍賺錢行業了,主要是開遊戲廳,有時也做一些開賭場的違法生意。
或者幾人聚集起來,專門敲詐勒索,針對一些先富起來的老闆,老闆為了息事寧人,破財消災,被敲詐了也不敢報警。
再者就是幫人看場子,爭奪地盤,收保護費,做這些原始的偏門買賣。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進步,賺錢的行業越來越多,黑惡分子肯定是要見錢眼開,看到哪個行業賺錢快,就去進軍哪個行業,前提當然是,進入的門檻低,畢竟黑惡分子的智商存在短板,太高階的,他們搞不明白,那也白瞎。
於是,土石方工程、礦產資源、物業管理、KtV、洗浴中心等等行業,就成了黑惡分子的目標,先進入者,賺的那是缽滿盆滿,一躍而成為人上人,開寶馬,坐賓士,儼然成功人士。
大哥賺大錢,小弟跟著喝湯,到哪裡辦事還有面,別說是普通公職人員了,就是領導見了他們也打怵,不想跟這些人一般見識,因而黑惡分子就越來越張狂。
正氣不存,邪氣必然上升,黑惡分子便開始向下生根,向上發芽。
向下生根便是,侵入基層政權,黑惡分子有了錢後,卻沒有政治地位,因而透過選舉的方式進入村級基層政權便成了一種提高政治地位的方式。
當上了村委主任,一方面地位提高了,幹什麼合法性有了,另一方面還能利用村主任的身份四處撈財,一些本來沒錢的黑惡分子,投入本錢當上村主任之後,便迅速致富。
滲透到基層政權的黑惡分子大多數是小嘍囉,而背後的大哥,有點不屑於當個小小的村主任,因而就開始向上發芽,結交各級領導幹部,當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搖身一變,變成了社會名流。
牛鼻吧?
當了村主任,成了社會名流,再進一步擴張財富地圖,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黑惡大哥突然覺得自己為什麼還要當黑惡分子?以前罪惡的發家史,必須要摒棄掉,成為真正的社會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