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高粱市後,這些博士生們就在石雲濤的帶領下,參觀了高粱市的情況,看了一遍後,他們就有些失望了。
高粱市雖然是煤炭大市,但它畢竟是一個落後地區,整體經濟水平難以與發達地區相比,而且因為煤炭生產的原因,導致環境破壞嚴重,到處都是灰濛濛的樣子。
這些天之驕子們一看到這種情況,他們能不失望嗎?
雖然石雲濤向他們介紹高粱市以後的發展前景,但是他們心裡頭已經產生退意了。
現在的年輕學生哪裡還會想著到艱苦地區工作,去創造什麼事業,都想著能有一個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還要有較高的經濟待遇,否則對他們就沒有什麼吸引力。
石雲濤帶著他們轉了兩天,到了第三天就有人要回去了,石雲濤見了,並沒有再勸他們,強扭的瓜不甜,何必強留他們?
石雲濤給他們買了車票,讓他們走了。
走了十來個人,但還剩下五六個人,這五六個人,家裡的條件都不太好,農村走出來的子弟,能吃的了苦。
另外,他們看中了來到這邊的政治待遇,來到這邊就能當上副處級幹部,這事對於他們來說很有吸引力。
其中有一個博士想報考團市委書記,其他幾人也想著報名考一下試試,如果考不上,也是可以安排為副處級幹部的。
如此一來,團市委書記的競爭力一下子就變大了。
要說此時,劉海正盯著這個職位,敢與他競爭團市委書記的人不多,這主要是指市內的幹部。
市內的幹部一得知他要報考這個職位,基本上就放棄了競爭團市委書記的想法。
誰都知道劉海是什麼背景,而且劉海的年紀如此年輕,必然想更進一步,當上團市委書記,而且有人認為,團市委書記這個職位就是為劉海所設的!
別人要是報名考試,那就是陪太子讀書!
既然這樣,別人何必去丟了這個臉,去和劉海競爭?
要說市裡頭也有幾個符合條件的副處級幹部可以競爭這個崗位,但是他們思前想後,還是作了放棄,沒有劉海的背景,就不要去競爭這個職位!
本地的幹部不敢報,外市外省的幹部誰會想著報這個職位呢?
別說是陳治安排組織部辦公室的人給外地人打退堂鼓,就是不打退堂鼓,外地人又怎麼好過來報這個職位?
想想吧,外地幹部正處在一個副處級實職的崗位上,忽然得知高粱市要公開考選團市委書記,會想著過來考選團市委書記嗎?
高粱市又不是什麼好地方,對高粱市又不熟悉,別說是考不上,就是考上了,到了這邊來如何開展工作?萬一當了團市委書記,上不去怎麼辦?豈不是就要老在高粱市了?
這些因素導致外地的幹部要仔細掂量掂量這個事划算不划算,萬一讓單位的領導知道他去考試了,還會引起別人的非議。
因而打電話過來諮詢情況的人不少,但過來報名的人幾乎沒有。
如果有,也是與高粱市相鄰的市,正好老家是高粱市的,想著考回來,便報了名。
而外省的幹部根本沒有過來參加報考,如果石雲濤不去燕京大學和青蛙大學宣講一番,這次的公開考選工作,還真搞不起來了!
劉海得知這事後,本來挺高興的,誰知道就來了那些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