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骨的寒風吹過了關中大地,鵝『毛』大雪飄飛,將城外的寒山都蓋上了,銀裝素裹,一片潔白。
許多樹枝上也掛滿厚厚積雪,隨著北風呼嘯而過,欷歔落下,蓋住了地面早已枯萎的發黃的草根。
長安城內,大商小販都在營業,百姓對生活的熱情並沒有因為寒冷而降低,反而都掛著笑容,因為大華又打了勝仗,君王今早登朝,代表著大華越來越強盛,天下安定的局面就要穩定下來。
皇城門開啟,一些文物官員陸續從宮門內走出,穿過皇城,坐上馬車和轎子,紛紛打道回府了。
有的官員三五成群相互道別,也有的勾肩搭背,準備去府上繼續討論今早陛下的言論,消化吸收,然後按著聖意來執行。
早朝開了兩個時辰,終於結束了,快接近正午,羅昭雲退朝回了後宮。
今日的早朝開的還算順利,羅昭雲做足了功課,時隔一年,再次坐在金鑾殿上,俯視群臣,在聆聽各方請奏和建議的時候,也根據自己的思維,及時說出一些意見,讓各部門擬定方案,逐步推行。
總體來說,羅昭雲駕馭朝堂的火候,捏拿的愈發成熟了,不怒自威,卻又顯得彬彬有禮,讓文臣武將,都收斂了門閥貴族的自豪和自傲感,乖乖俯首稱臣。
君臣之道就是這樣,如果君主太過霸道和嗜殺,往往群臣膽顫,朝不保夕,不敢說真話,使得寵臣獻媚,忠臣遠避。如果君主太過柔弱,往往會出現權臣、梟臣那種,目無一切,結黨營私,架空皇權。
羅昭雲在掌握其中的火候,把這些根子很深、出身門閥貴族的群臣們,軟硬兼施,都能管理駕馭起來,發揮各類人才,為己所用。
當然,要削弱貴族的勢力,就要扶持更多草根出身的臣子,如魏徵、馬周等人,減少一些豪族子弟的重用,來分化門閥制度的影響,否則尾大不掉,的確使得皇權束手束腳,一旦動了各地門閥貴族的利益,就會引發阻抗。
這種阻抗,可能不是硬對抗,非起兵造反,而是軟對抗,對政策和條令,消極怠工,敷衍了事,這種負面影響也是很大的。
隋煬帝之所以要大修洛陽城,遷東都,並非後史和演義中描寫窮奢極欲,好大喜功,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楊廣想要擺脫關隴地區利益團體的制約,他想要擺脫門閥枷鎖,將中央集權推向更高的位置。
一旦遷入東都,許多關隴集團的門閥貴族的大臣,都跟著前往洛陽,這樣根基就弱了,新的環境,使得皇帝擁有更多大權,隨心所欲一些,可以實現他的大業。
只不過後期隋煬帝陷入了遼東的戰爭不能自拔,否則,可能不會這麼快天下大『亂』。
一個失敗的帝王,可能做過一些有意義的事,也被後來的歷史抹黑了,全成為昏庸的代名詞。
羅昭雲回到宮內,庭院內積雪被侍衛和內務寺人、宮女掃開,他走入了皇后的宮內,打算陪一會長孫皇后和皇子。
鳳鸞宮外,一小簇修竹蔥鬱青青,掛滿了積雪,青白分明。宮門角落和牆根,種著幾棵梅樹,奼紫嫣紅,紅白相間,在寒冷的風中,飄著清香。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羅昭雲輕輕『吟』了一句,心中開朗,開一早朝會得疲憊,頓時消除許多。
這時候,宮內傳開悠揚的琴聲,有人在撫琴,清美悅耳。
“陛下駕到——”
前面侍衛高呼一聲,羅昭雲已經制止不及,打斷了鳳鸞宮內的寧靜。
琴聲停,然後一陣腳步聲。
只見門口出現了幾道宮女和嬪妃的優美身影,倩影斑斑,絕美容顏不斷浮現。
“恭迎陛下!”
“都平身吧——”羅昭雲悠閒走入了殿軒內,讓宮女們退下,房間裡有幾位嬪妃都在。
“剛才誰在撫琴?”
蕭依依站出來,眉目淺笑道:“回陛下,是妾身。”
“彈的是什麼曲子?”
蕭依依道:“妾身最近和薛皇妃一起創作的,她填詞,我作的曲,剛才為了哄英兒,隨手彈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