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問道:“您剛才說神族的陰曹地府,是什麼地方?”
老農站住腳,轉身盯著我看了看,說道:“大爺您不是清風城的人?”
我笑了笑,說道:“初到貴寶地,還沒請教老丈尊姓大名?”
老農卻對我點了點頭,說道:“罪民黃友諒。”
我笑著說道:“我叫徐今月,黃老您好。”
老農擺了擺手,轉身繼續向前走去,邊走邊說道:“不敢稱黃老,一介罪民而已。”
我笑了笑,沒再說話。
又走了幾百米,遠遠的看到山邊有一片土牆夯起的茅草房,黃友諒加快了腳步,想來那裡便是他們的村子了。
進了村,我有些驚奇。
一是驚奇這裡居然規劃佈置的挺有條理。
一條小溪在一米來寬的,青石板鋪成的溝渠中潺潺流下,直通到田坎邊代表灌溉渠裡去。
沿著溝渠兩邊,種著兩排桃樹,桃樹邊,是兩條大約兩米寬的青石板路。
路兩旁,整整齊齊的排列著幾十棟兩層的土牆茅草房,草屋的窗臺前,放著各種各樣的,正開著嬌豔花朵的盆栽。
第二點驚奇的是這裡的人都對我毫不在意。
無論是路邊玩耍的孩童,揹著大堆的柴草或樹木的村民,還是正在溝渠旁的陰陽井邊漿洗衣物的婦女,都只對村長點頭打招呼,絲毫對我這個渾身溼透的外來人不以為意。
沿著溝渠走了幾十米,轉過一個彎,穿過一條十幾米的甬道,便看到一棟前面有廊的大茅草屋,屋前還有一個數百平方的青石板場院。
穿過場院,走進茅屋,一箇中年女人正坐在火塘邊的小板凳上燒水。
聽到有人來,女人轉頭看到了黃友諒,笑著說道:“回來了嗎?這位大人是?”
黃友諒卻沒有回答他,只揮了揮手,說道:“去拿我的官服來。”
女人看了我一眼,趕忙上樓去了。
黃友諒拖過兩張竹椅,笑著對我說道:“大爺先坐坐,待會我老婆拿我的衣服來,您先換上。”
我笑著說道:“不用客氣的。”
女人下樓來,將抱著的一堆衣服交給黃友諒。
黃友諒說道:“你去準備些吃食,再沽點酒來。”
女人有些遲疑,黃友諒怒道:“還不快去。”
女人轉身離開後,黃友諒指著一扇竹排做成的屏風,對我笑道:“老婆就得管教,大爺你換衣服吧,這會也該吃晚飯了,您吃了飯再走。”
我點了點頭,心想這黃友諒家看來也不是很有錢,吃個飯也好,待會給他點錢,就當是飯錢了。
當下走到竹排後,展開他交給我的衣服,卻是一驚。
這特麼是一件古代的官府呀,胸前還有一個補子,上面繡的,赫然是一隻活靈活現的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