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中軍大帳便升帳點兵。
吳友亮連夜制定出的出擊計劃分為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擊潰夕陽山下的十萬金帳軍的計劃。
這一部分的計劃是先以三營步軍出擊,於夕陽山下列陣攻擊敵方大營,然後以兩營騎軍左右穿插擊潰敵軍。
而工軍營以五千火槍兵,進入夕陽山防線,必要時加入攻擊隊伍。
在擊潰敵軍後,便開始實行第二部分作戰計劃。
即由吳友亮帶桃山營和桃幹營返回夕陽山固守,而我帶領桃枝營、護衛營、斥候營和工軍營,並兩營騎軍一路攻擊前進,開闢一條道路後將工軍營的三千炮兵和一百門火炮送入清風城。
最後便是全軍反身殺回夕陽山。
攻擊時間定在了午時。
到了午時,出擊的各營沿著夕陽山的數百條小道,直向山下而去。
對方的將領卻是胸有成竹,並沒有趁我軍立足未穩的時候發起攻擊,而是好整以暇的在距離山腳二里地的地方列好了陣勢,等著我們前往。
到了距離對方几百米遠,對方陣中射了一陣弓箭,桃枝營緊跟著也射出一波羽箭,測量了雙方的距離,這算是扎住了我軍的陣腳。
三個營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在第一時間就列成了陣勢,分成了左中右三軍。護衛營和斥候營拱衛著軍部眾人形成了中軍,而馬軍兩營在中軍的兩邊側後方。
我騎著馬站在中軍,看著對面金帳軍的軍陣嚴密,前方居然也是三個萬人陣,一水的騎兵。後方卻是幾個步軍萬人隊。
吳友亮笑道:“將軍,工軍營正在下山。”
我點了點頭,出擊的時候給黃友諒的命令是看形勢而定,這廝這麼快就下山,看來也是看到對方的軍陣嚴密,這才決定先就下山助陣。
這時對方大營中跑出一匹馬來,馬上馱著一員草原裝飾的壯漢,舞著狼牙棒,到得我們一箭之地,開口叫道:“對面的桃源軍,我乃金帳王軍御前侍衛長阿圖魯,誰敢來與我一戰?”
我有些奇怪的問道:“怎麼三界打仗還興這個?”
陳青龍笑道:“他這是宣揚他的勇武,鼓勵己方計程車氣,但他不蠢,還知道待在一箭之地。”
我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他很蠢。”
吳友亮也說道:“將軍說的是。”
說罷拿出馬背後的鐵胎弓,彎弓搭箭,一箭向阿圖魯射去。
我有些詫異的看著吳友亮,伸到懷裡的手又縮了回來。
是的,本來的是想拿出手槍直接幹掉這傻叉的,但是卻忘記了吳友亮有一手好箭法。
這是我第二次看到吳友亮的箭法了,第一次是在鳳起村,吳友亮用計將李建雄的兒子,銀盔小將李明珠壓在馬下,當時便覺得吳友亮不虧是草原出身,玩弓箭那是行家啊。
這一次,卻是真正的射人了。
只見這一箭猶如天外飛虹,又如流星趕月,眨眼間便到了阿圖魯的面門。
阿圖魯大驚失色,還來不及作反應,羽箭便“鐺”的一聲正中他的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