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踏上城牆,一眼便看到站在不遠處的城樓裡孤零零的站著一位將軍。
這人戴著鐵盔,全身甲冑扶著腰間的寶劍,一動不動的注視著遠處旌旗招展、聯營數里的神族軍大營。
這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相貌威武,一臉嚴肅的將軍,正是內閣閣老,清風兵馬使,外城督戰使方成和。
我嘿嘿一笑,舉起手示意陳青龍和戹兒特留在城牆上。
邁進城樓,我笑著說道:“方大人好興致啊,這個節骨眼上了,還有心情看風景。”
方成和卻不為所動,只微微搖了搖頭。
我將手裡的城主令遞了過去,他卻沒有接,只轉身走到城樓中間的八仙桌旁坐下,提起茶壺倒了兩杯茶。
我笑了笑,也走過去坐下,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
方成和又摸出一支菸,遞給我一支,然後自己也叼上一支,點燃吸了一口。
我呵呵笑著點燃了煙,說道:“此番議和,方大人有什麼教我的?”
方成和抖了抖菸灰,卻顧左右而言他的說道:“琳芝入我方家,確實是受委屈了,退婚書我已找人送往桃源了。”
我微微一笑,說道:“多謝方大人。”
方成和喝了口茶,站起身又走到欄邊,望著遠處的神族軍營道:“神族軍已經三日未攻城了。”
說完這句話,卻閉上嘴,轉身望著我,雙目炯炯。
我輕笑道:“方大人懷疑內城有金帳王的細作?但是他們是怎麼把內城的情報送出城外的呢?”
方成和仍然沒有說話,只是微微一笑。
方成和說神族軍三日未攻城,那明顯是在懷疑神族軍已事先得知了清風城有議和的傾向。那麼情報是誰洩露出去的呢?無外乎兩種可能。
一種是清風城內有細作。那麼內閣在城主府外貼的那個告示,讓內城都知道了內閣將要討論議和之事。
另一種可能,就是這議和之事,根本就是金帳王與某個人商量好的。那麼誰提出議和之事,誰與金帳王勾結的嫌疑就最大。
而目前來看,只有桃源將軍徐今月的嫌疑最大了。
首先,徐今月有動機。這個動機就是朝陽領,只要議和之事談成,那麼從夕陽山到桃源鎮,從臥龍山到兩界山南麓,這近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變成了徐今月的了。
其次,桃源軍大部都囤積夕陽山,而不是救援清風城,這隻能用擁兵自重來解釋。更不要說這支軍隊已經殲滅了數十萬的神族軍,完全就是一支精兵。
最後,是徐今月到清風城這些日子,縱橫捭闔,不但討好了太學院,還和內閣眾人打得火熱,這明明乾的就是奸臣的勾當啊。
而我的回答就一句話,卻將鍋甩給了方成和。
你說我是奸細,那我的情報是怎麼送出去的呢?要知道現在外城可是戒嚴了的,進出都是你督戰的方大人在控制,要說我與金帳王媾和,那你方大人也脫不了一個監督不嚴的責任。
方成和聽了我的回答,卻不置可否,轉身又望著城外。
氣氛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外面的軍士也停止了走動,城樓內靜的連掉落在地下的一粒灰塵,都震地有聲。
半晌,方成和才悠悠的說道:“高海波已經私自與千元國簽訂了協議,靖東軍目前按兵不動,就是等著你去和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