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朝會,場面有些肅然。
趙光義坐在龍椅上,面色陰沉的能滴出血。
趙普、沈倫和薛居正三位宰輔,坐在下首閉目沉思。
朝中文武百官們,各自肅立,閉口不言。
良久,一人出班。
“臣李昌齡,彈劾太子失德,火燒東宮,口出妄言,日後難為人君,請陛下裁決。”
李昌齡的彈劾之言並不重,和此前楊延嗣彈劾太子之言,可以說難以比擬。
然,今時今日這個局面。
李昌齡的話,像是砸進了平靜湖面的一塊巨石,所引發的反響是劇烈的。
繼李昌齡後,相繼又有七八位朝臣出班,彈劾太子失德。
其後更有朝中重臣,給太子趙元佐頭上扣上了數條大罪。
眼看著局面愈演愈烈。
楊延嗣出班,朗聲道:“臣楊延嗣,有本奏。”
趙光義板著臉,眉頭緊皺,“你又要彈劾太子?”
楊延嗣搖頭,“臣沒有此意,臣只是覺得,剛才彈劾太子的眾臣,所言多有不實之處,甚至有人憑空捏造罪名,扣在太子頭上。
太子乃是一國儲君,國之根本。憑空誣陷太子,動搖國本,其心可誅。”
“信口雌黃。”
李昌齡出班,指責楊延嗣,“我等彈劾太子,所訴罪狀,句句屬實。”
“哦?”楊延嗣戲謔道:“有何憑證?只管呈上來,讓大家瞧瞧。”
楊延嗣雖然不喜歡趙元佐,但不得不承認趙元佐是一個克己值守,剛正不阿的人。
趙元佐從出閣到現在,除了火燒東宮以外,並沒有做出什麼天怒人怨,違法亂紀的事情。
李昌齡也深知趙元佐秉性。
他心裡也清楚,朝臣們彈劾之言,大多都是憑空捏造,空穴來風的。
往日裡楊延嗣沒有入朝為官之前,朝臣們誣告多了去了,也沒有人斤斤計較。
偏偏楊延嗣入朝為官後,屢屢拿證據說話。
楊延嗣要證據,李昌齡又拿不出來,所以他只能抓著太子火燒東宮一事不放。
“太子失德,火燒東宮,朝中人人皆知,還需要證據嗎?”
楊延嗣冷笑了一聲,“我倒是覺得,東宮年久失修,太子身為一國儲君,住在裡面太憋屈,一把火燒掉了再重建挺好的。”
“放肆!”
“口出妄言!”
彈劾廢太子的眾臣們紛紛出聲指責楊延嗣。
楊延嗣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背後站著一大群御史言官,一個個都紛紛出面力挺楊延嗣。
朝堂,在一瞬間沸騰了,爭吵聲不絕於耳。
“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