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鎮多山多樹,還有一條環繞小鎮的玉帶一樣的河,可以說是青山碧水,風光很是吸引人,青山私塾就位於鎮中心不遠處一座已開發小山的半山腰處。
這裡樹木蔥鬱,繁花豔豔,鳥兒鳴啼,還有山泉從頂上流下來,在山腳處形成一潭清澈的泉水,有好多居民都會拎桶來此處打泉水。
沿石階而上,白荼和小奕丸子都情不自禁的深呼吸了一下,空氣是真的清新。
私塾白牆烏瓦,外有迴廊,和可供學生活動的空間,屋簷樹上都有小鳥嘰喳,屋裡傳來學生的朗朗讀書聲。
鬧中取靜,更顯得格外安靜。
這私塾不小,由院長也是青石名人的沈老爺子自設,據說宋暻就曾是沈老爺子的得意門生,這私塾是蒙館,生源大部分在十二歲以下,課堂大概有四間,後面還有兩排屋子,分別是教職人員的辦公處,休息處,及遠地來求學學生的住宿處。
小奕剛四歲,相對於一般入學的六歲年紀,太小,幸而昨日先徵得了宋暻的同意,他要去的自然是啟蒙班,並且還要宋暻檢查一下,諸如是否表達清楚,是否可以獨立,是否頑劣等等等等。
宋暻剛好上完了一堂課,迎了出來,他微笑,然後行禮,姿勢完美:“白家娘子安好。”
白荼拖著小奕,一起給宋暻行了禮。
宋暻很快的問了幾個問題,對小奕很滿意的樣子,他溫和的笑著說道:“雖年紀尚幼,倒是聰穎,白家娘子明日即可送小奕來學堂,學堂每日上午授課,下午溫習,申時放學。”
很快辦好手續,宋暻領著小奕在孔老夫子的牌位前恭立磕頭,讓他向自己作了一個揖後,就完成了入學手續。
宋暻送白荼母子出門時頓了頓,笑著說道:“前日匆忙,未正式拜見,你我兩家既是鄰居,小奕又是我學生,今後免不了多來往,如白家娘子哪日有事,宋某也可代為帶小奕來學堂,畢竟在下每日都要來。”
白荼再一次行禮,感謝宋暻的好意。
雖然暫時用不著,但宋先生在示好,這番話又合情合理,沒有當面拒絕給人沒臉的必要。
於是小奕從此過上了每天早上在家吃肉,中午在私塾湊活吃菜,晚上再回家猛吃肉的規律上學生活。
白荼也沒閒著,搞定了小奕後,自己在家門口不遠的中心街上支了個小攤子,賣各式面具。
打定主意在小鎮生活,總不能成天無所事事,但兜裡有錢,白荼這個班上的漫不經心,天陰下雨起床晚沒心情,都能成為她曠工的理由。
細雨濛濛,將整個青石籠罩在一層如煙的薄霧裡。
城門處,一輛馬車緩緩壓著溼漉漉的石板路駛進青石鎮,車頂落了一層飄零的白色花瓣。
車窗的簾子掀開,露出一張長得還算是俊秀,膚色微紅的臉。
男人約摸十八九歲,穿了一身花開富貴的團花綢緞袍子,長髮被一根上好的剔透玉簪挽起,遠遠看著,人模狗樣。
他手裡還拿著一個酒壺,不緊不慢的往嘴裡送。
這人名喚胡喆,是這青石鎮的商戶,鎮上好多布匹成衣店,都是他家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