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當年落入羽化山璞玉道場,初入劍法之道,最開始看的便是三百餘種蜀山劍法,其中尤其以雨劍七訣、山河劍、滄海劍為重心,再之後荊葉上蜀山,在紫竹峰山崖飛瀑之下,自行練習蜀山劍法。
可以說,這一段劍道的啟蒙之路,並沒有師傅躬身指點,除了劍譜之外,全憑藉他自己自行揣摩感悟,融會貫通,即便如此,荊葉在這一段道路上,也表現出了得天獨厚的劍道天賦,突破一道道屏障與禁錮,一路前行。
直至後來,顧九真言傳身教的天人三劍,沉山嶽、定乾坤、妒紅顏,這三招劍法暗合天道,蘊含法則之力,前兩招顧九真也曾明言,是出自傳說中東極阜碧仙島青華宮的大御劍術,妒紅顏乃是顧九真數百年功參造化領悟一招,意欲以此招應對那藍髮妖孽,為溫如玉報仇。
按理來說,這三招暗合天道法則的劍招,以當初第三境荊葉的修為完全無法揣摩其中奧妙,更別說能發揮出劍招的威力來,但偏偏那糊塗師傅顧九真教了,執拗徒弟荊葉學了,不光學會了劍法的形意,而且能夠施展其中的天道法則,只有神聖領域方能施展的出來的手段。
再之後,昔年蜀山道人曾倒行逆施修煉妖族千變黎天劍法,一朝劍出驚天下,號令人族梟雄向著當年如日沖天的妖族和魔族反撲,從而才有了東土這一片人間淨土,蜀山八百里為天下道門正統。
然而那驚世劍法,千變黎天,卻在蜀山道人仙逝之後,就此高懸於蜀山劍閣天一閣中,無人問津,至寶蒙塵,昔年黎天之戰留下的萬古法藏就這般在人族眼中因為與妖族體格詫異而被棄之不顧,甚至除了那短小的一段《凌霄小注》,再沒有蜀山弟子願意去多看上一眼,不屑一顧。
荊葉卻又是個例外,他身體裡流淌著屬於妖魔的滾滾熱血,他能修煉蜀山劍法,又得道璞玉藥術傳承,自然跨越了身體上的重重禁制,而那些妖族文字,撲面而來的亙古蒼涼的氣息,初見便覺熱血沸騰,一看之下,不禁入迷。
浩浩蕩蕩的文字經典,一整排書架百變黎天劍法的記載,就在那一夜的時間,被荊葉活生生印在神海之中,或許當時他尚對此一知半解,然而後來一場場戰鬥與磨礪,他屢屢憑藉詭異的劍招與身法化險為夷,蒼龍谷殺的鬼神驚顫,雲州十面埋伏之下,幾進幾齣,再到獨戰三才道人,恍然大悟,百變黎天劍縱橫之道的奧義。
至此,六年多時間,荊葉可謂在劍道上衝開了一層又一層的束縛,從簡到繁,又從繁至簡,到最後便只剩下百變黎天劍那一橫一豎的劍招所在。
如果說當年六脈會武之時,荊葉眼巴巴的看著木婉蓉在戰臺上屢出奇招,驚歎她天下無雙的劍道天賦與修為,感慨那一招‘扶搖直上九萬里,我劍出時百劍殺’的風雲霸氣,那麼現在的荊葉足以自信的說,木婉蓉的確在劍道修煉上有著出類拔萃的天賦,然而現在的他單論劍道天賦,絲毫不比木婉蓉差,甚至還要強上許多。
荊葉之所以會和木婉蓉相比,是因為在荊葉印象中,木婉蓉雖未一介女流,但單論在劍法上的造詣,無人能出其右,以李嘉遠為首的蜀山七劍不能,天賦超然的歐陽花不能,其他人更不能與之相比,至少荊葉現在還沒遇到。
流年光陰彈指間,而今荊葉對於劍法的領悟足有數百種,其餘配合劍道施展的術法,如火雲麒麟步、幻影神行,以及大衍天機訣的陣法更是繁冗雜多,得悟百變黎天劍之後,他心裡早早便種下了開闢自己劍道的想法,只是最近一段時日,蕭家大寨公務繁忙,才不得已將此留到一邊。
而今墨劍七星劍靈生長,因為柳若雙之事,荊葉心中尷尬不敢趕回蕭家大寨,也正好藉此閉關,融會貫通那縱橫劍招的一豎一橫。
劍靈已生,劍道伊始,荊葉站在活死人墓圓形廣闊的道場之中,墨劍七星在手,劍芒交錯橫生,勁氣如風,這已是三日來他第六次將自己所有修習的劍法一一演繹出來,而這一次終於初具端倪。
額頭汗水涔涔,荊葉嘴角微揚,露出一抹笑意,跟著兀自說道:“墨劍七星,你還沒有一個名字,今日荊葉斗膽為你正名,璞玉真人在你身上鑄就七星,便叫你為七星子,待我創出自己劍道,便謂之七星劍法!”
荊葉微微沉吟,自他這幾日不斷演繹劍法,與百變黎天劍相輔相成,甚至他在演練其他劍法的時候,冷不丁以百變黎天劍功法,走其他劍招的路子,竟是有著超乎尋常的威力!
荊葉暗暗驚訝,心中兀自猜想,他所頓悟的百變黎天劍所有劍招都在一橫一豎之間,橫豎交織,便是劍鋒所指。
想要劍鋒所指,只需心隨意到,在一張格物面上演化出縱橫劍道,縱橫交織的地方便是落劍之所,比如當荊葉面對三才道人時,三才道人便是這一張格物面,荊葉可以隨意出劍,卻能無比精準的對敵出劍。
換做防守之時,荊葉便以自己為格物面,揣度攻擊縱橫交織的落地之處,由此可以精準出手阻擋防禦。
而其他蜀山劍法,無論劍招如何變化,最後的落劍殺力必定是集於一點,或是一線上,想到一線殺力,荊葉似乎一剎那恍然大悟,還有速度!
是速度決定了殺力一點造就了一線殺力,假設他自己先以縱橫劍道點出一劍,之後施展火雲麒麟步或者幻影神行,速度驟然加快,這一點殺力就會形成一個過程,也就是隨著他步伐所到,變成了一線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