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雲在保寧坊的府宅住下來,自己的標配府邸都沒有回去,暫時也沒有去拜訪羅老爺子,擔心府上雜七雜八的家丁、僕人看到,七嘴八舌傳出去,洩露蹤跡,對他不利。
當今羅昭雲被伏擊,下落不明的訊息已經傳回了洛陽和西京,讓不少百姓驚呼,不願意相信。
因為在過去的十餘年內,羅昭雲從十五歲的少年從軍,以戰成名,然後一步步打出自己的威名,獨當一面,統領三軍,成為大隋軍中的中流砥柱,名揚天下的年輕英雄。
大街小巷流傳著他的過往事蹟,百姓把他都當成了大隋的一員福將,如今這福將都出事了,不少人擔憂,大隋可能真的氣數將盡了。
各地叛軍作亂的訊息,像差了翅膀一般,不斷湧入西京。
這裡沒有了朝廷坐鎮,剩下一些輔助官員和散軼官,沒有什麼實權,都在混日子,叛軍擴大的訊息一傳開,頓時人心惶惶,對朝廷敬畏之心也就淡了。
此為心理戰,不利於朝廷的訊息越來越多,關於遼東死傷無數,河北山東暴亂不止的事情,都被無限放大了,這裡面就有一些組織推波助瀾,青樓茶坊、煙花之所,都在放出而壞笑,使得西京百姓籠罩心頭一層陰影,覺得大隋要不行了。
燕琅閣在傳播中也發揮了一定作用,加速隋朝負面形象的擴散,使楊廣失去民心。
兩三日後,一些情報人員陸續返回,帶了許多情報資料回來,有自己打聽的,更多是其它落腳點的燕琅閣人員早就查探了一些資訊,進行了匯總。
羅昭雲在書房內仔細翻閱,對西京內的許多貴族、家眷等,有了初步瞭解,還有哪些青年才俊等,也心中有數了。
“李淵竟然派人把家眷接走了,不在西京,也不在洛陽!”羅昭雲眼神微微一冷,算他們一家跑得快,使自己暫時無從下手。
“民間對羅成將軍遭遇不測,生死未卜的事情,都有什麼議論了?”羅昭雲詢問。
這些燕琅閣底層情報人員,並不知道坐在他們面前的組織裡大人物,就是羅成,因為他已經易容了一些,不想過多暴露自己。
這些情報人員只把他當成組織上派來的一位檔頭,高層管理者而已,並不知曉羅成其實就是幕後的老闆。
“回檔頭的話,民間的確多有議論,對羅成將軍英年早逝,多有惋惜,甚至羅家的煙雨樓生意空前火熱起來,都想去瞻仰一下羅成將軍的生前字跡。”
“噗!”羅昭雲喝著茶湯,差點噴笑出來。
“還有哪些舉動,在追憶羅成將軍?”
“嗯,比如有西京的才子,寫了詩賦,有人寫了輓聯,追悼這位少年成名的大隋少將軍!”這名情報小頭目,如實地回答著。
羅昭雲仔細分析著他的話,腦海中靈光一閃,忽然想到一個策略,那就是先抑後揚,假戲真做。
既然西京不少百姓都認為他死了,那就將計就計,趁此把他的名聲再抬一抬,讓這個烏龍鬧得更大一些。
以前他雖然在軍中威望甚高,但畢竟是武將,隨著四海昇平,戰事減少,朝廷文官開始左右政局,公卿大夫的地位逐漸高於武將,所以對武官有一種輕視,羅昭雲之所以能入一些文人才子的眼,主要因為他折冠詩詞會,曾在對書聯比賽中也佔了上風,做了幾首佳句,塑造了文武全才的形象,才讓一些文人看重,如今追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