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

落川嶺。

一杆大華軍旗,上面繡著著“裴”字,在風中飄揚,被吹得獵獵作響。

大旗下面,是兩萬騎兵排好的方陣,井然有序,手持長刀、長槍、長戈、滕盾等各不相同,但兵甲森森,雄壯威武。

這支精銳中,有那麼三千騎士,穿戴了明光鎧甲,屬於重鎧,負責衝鋒陷陣的,連坐騎戰馬,都有甲片包裹,行頭雷人,幾乎如同鐵甲包括了人和戰馬一般,出來眼睛那裡露著,其它地方都是甲片、甲冑裹住。

明光鎧在漢末三國時代就出現了,但因為製作技術要求高,比較昂貴,只有大將才穿,直到南北朝後期,明光鎧才開始大量生產,但它畢竟是一個逐漸發展完善的過程,直到唐朝中後期才普遍使用。

在隋朝的時候,明光鎧只是將領、貴族子弟,以及宮城近衛、將領親衛、重甲兵、精銳甲騎才穿,因為太燒錢了,如此一副甲冑,加上戰馬,足以養活二三十個步兵的軍餉了。

大華髮展工業,採礦石,煉製鋼鐵等,打造了精銳鐵騎隊伍,這三千鐵騎就是羅昭雲挑選了三千精銳,負責衝鋒陷陣,打壓突厥計程車氣。

在隋朝時,普通的騎兵和徒步甲士,都是穿這種相對簡單又價廉的‘裲襠甲’,前胸掛一片,後背覆一片,肩部用帶子串起來,腰部再一束,看上去像家背心馬夾一樣,穿著也靈活敏捷,它是隋軍護具的主力。

大華在這個裲襠甲’加以改進,前胸與後背的甲片也相對質量高一些,頭盔儘量鐵盔,可以減少一些傷亡。

裴元慶、趙隴鋒、張古力等將領、都尉,耐心等待。

根據斥候探子剛才回報,在前方十里外發現了突厥先鋒軍的跡象,以快馬行軍速度,一炷香的時間就能殺到跟前。

時間一點點流逝,大戰之前的各種心態,都在每一位壯士心中翻騰。

忽然間,極遠處像是颳起了沙塵暴,凝聚成烏雲,從山塬的地面線一段,快速移來。

“來了!”

所有人精神一緊,知道這是突厥的先鋒軍趕來了。

肉眼可見一條黑線,在不斷的擴大,就如同潮水匯湧而來,驚濤駭浪,濃雲翻滾。

此刻,有一種山雨欲來的壓迫感,所有大華將士的神經都在繃緊,緊緊握著武器,盯著前方大敵,血戰就要開啟了。

“轟隆隆——”

馬蹄踢打著大地聲開始隱隱傳來,越來越急促,如同悶雷滾滾,鋪天蓋地,壓頂而來。

地動山搖,三萬的騎兵制造出的聲勢非常震撼,給人所向披靡的錯覺。

距離越來越近,數里的距離,很快就飛馳而過,已經能夠看到了武器寒光,與騎士的身形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