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章 魏笑笑、李菁

場景一換,90號又帶著有點淚目的姜虞慧來到了一處古時的江南行宮,這裡是古時皇帝出行遊玩之時的臨時宮殿,其規模豪華之程度連京城富人的府苑都比之不如,畢竟這也是皇帝的住所。

而此時的宋朝在位者是宋哲宗趙煦。現就住於這江南行宮之中。

宋哲宗趙煦,10歲時登基,由高太后執政。高太后執政後,任用司馬光為宰相。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高太后死,宋哲宗親政。哲宗親政後表明紹述,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蘇轍等舊黨黨人於嶺南(今廣西、廣東一帶),接著重用革新派的章惇,恢復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減輕農民負擔,使國勢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紹聖”。

自宋哲宗趙煦親政後,便託人尋得18號,詢問了仙人之意後,便停止與西夏談判。慧緣念昔年愧欠於趙靈慧,便從旁助他重啟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區,還發動兩次平夏城之戰,使西夏臣服,並主動向宋朝乞和。

今次,宋哲宗趙煦特藉此出行遊玩之避,前來拜訪仙人,以謝仙人慧緣戰場之神助。隨行前來的還有其獨子趙佶,也就是還未繼位的宋徽宗。

當夜一群刺客賊膽,居然敢行刺宋哲宗趙煦父子。結果一眾皇家侍衛,還有護衛官兵將刺客全部擊殺。卻不料暗中還有刺客用毒箭『射』傷了宋哲宗,幸好18號在場,隻身擋下了大部分箭羽,救了宋徽宗之命。護衛官兵雖然及時反擊追捕暗中放毒箭的刺客,卻還是逃了一個。

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趙煦因餘毒無法清盡而病逝,年僅二十四歲,其在位十五年。

而那個唯一逃走的刺客,其實後來被18號活捉了,而且還發現對方是個女刺客。意外的是對方居然知道18號的仙人身份,還叫出了他的名字慧緣。只是未等18號問清刺客身份,她卻當場服毒自縊了,死時是帶著笑去的。

當18號解開這女刺客的面紗時,才看清這個是他多年前途徑北地戰場時救下的女孩,只因她與90幾年前的趙靈慧長相神似,幾乎是一個模子印刻出來似的,她叫魏笑笑,一個笑起來很純真的女孩。雖然給了她很多銀兩,讓她找個好人家嫁了,誰曾想她居然去做了刺客,還行刺宋哲宗,到頭來還是做了冤下亡魂,在她的花季之齡。

而這個女刺客魏笑笑便是姜虞慧輪迴前世的第二世。

對於姜虞慧的最前兩世,18號心中很是自責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即使心有餘,也無回天之力。

看著18號抱著女刺客屍體,自責又無奈的無聲哭泣著。自此算是淡了對趙靈慧的愧意,卻又多了對魏笑笑的歉意。

此時的姜虞慧也已是雙眼通紅,清淚滿目,她難受的蹲在了地上,用手輕輕的擦拭去臉上的淚水。此時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如此心痛,心痛的連呼吸都是難受的。

90號沒有去勸慰她什麼,只是悄悄的將周圍悲傷的場景切換掉了。

回到皇宮,當時還是太子的趙佶問18號需要什麼賞賜,來報答對太子趙佶的救命之恩時,18號述求只希望趙佶即位後能為趙靈慧追封正號。緩以心中的自責與愧疚,其實更多的是對魏笑笑。趙佶欣然答應了。

於是,在宋徽宗趙佶即位後,於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趙靈慧為惠國大長公主。後改公主為帝姬,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靜一大長帝姬。

空間場景,瞬息幻變,斗轉星移。90號懆控著時空將兩人帶到了山巒層疊、危峰林立之處。這裡是古時的山東東路益都府今山東青州)。

山峰之下有小徑,小徑行上有一年輕女子,肩上掛著個小包袱,其貌於姜虞慧有9分9之像。她此行是要前往鄭州尋親人。

90號告訴姜虞慧,此女名為李菁,是她前世輪迴的第三世,出生頗為不順,生於『亂』世,父母早亡,而卻還是個遺腹子,幸遇18號救之,後寄於一女匪首帶為照看。

山東響馬,自古有名。王莽時期的赤眉軍,隋末的瓦崗軍,還有黃巢,還有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在金軍南侵,北宋滅亡,南宋苟安江左的情況下,這裡又出了一支紅襖軍。紅襖軍的首領原來是楊安兒,後為舟人曲成陷害,墮水而死,隊伍交給他的妹妹楊妙真領導。楊妙真武藝超群,作風正派,長得面如桃花,眼若寒潭,作為一支義軍的領袖,完全一副大姐的派頭。而楊妙真的楊家犁花槍法和“飛馬植槍”之術更是精妙非常,楊曾自詡:“二十犁花槍,天下無敵手。”《大金國志》記載,楊妙真“飛馬植槍,深入一尺”,讓李全拔槍。李全也是當時名震一時的高手,江湖人稱“李鐵槍”。結果李全根本拔不出來,當即認輸,歸了楊妙真的麾下,最後兩人還結為夫妻。

據流傳,秦瓊也有一項絕技非常了得,就叫“飛馬植槍”,這是雙方比拼武技的一個重要招數。兩軍對陣,開始都會派一位孔武有力的將領對戰,來鼓舞軍心。一方運用自己的腰力,在所騎的馬的飛奔的速度產生的衝擊力的配合下,將馬槊刺入地面,讓對方來拔,如果拔不出的話,就判定為輸。而這個招數看似簡單,但卻是需要很高超的技術。用這招數的將領不僅要腰力驚人,還要計算戰馬的速度以及刺入地面時的角度和深度,所以都計算好了,才能使得馬槊『插』入地面上深又難拔出來。所以“飛馬植槍”除了秦叔寶用過之後,後人再無人精通此技能,逐漸失傳。但是500多年後卻被1個女漢子學會,而這個人就是楊妙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據傳言楊妙真使用此項技能與秦叔寶使用的一模一樣,楊妙真和秦瓊一樣祖籍山東,所以後人猜測楊妙真是與其後人所學。其實不然,楊妙真真正師傳於18號慧緣,而18號所授的槍譜《槊犁槍》是出至於秦叔寶的後人所贈。只因一次外出途中意外救了秦睿夫『婦』,夫『婦』兩無以為報,便將以為無用的祖傳槍譜《槊犁槍》贈與18號,18號收下後便慧通熟練之。而不久後,18號又將此槍譜授於楊妙真。

金正大八年1231),李全兵敗而死。餘部議還淮安楚州),以楊妙真主之,後在灣頭一戰被宋軍再敗,損失慘重。五月,淮安等五城俱為宋軍攻破。楊妙真及其餘部據守大城,她對鄭衍德等人說:“今事勢已去,撐拄不行。汝等未降者,以我在故爾。殺我而降,汝必不忍。若不圖我,人誰納降?”次日,楊妙真北渡淮水,與養女李菁返回山東老家。

回到山東後的楊妙真將自己畢生所學之武技和槍法都傾囊相授於養女李菁,只因她是18號早年間路遇災荒時所救的遺腹子,並交於楊要她好生照料將其養大,授其槍法、武藝,於以自保。

居數年,楊妙真病故。

楊妙真死後,李菁獨自一人背上裝有簡單衣物的包袱。依照養母生前交代原來自己出生時的救命恩人便是養母的師傅,那位外貌上年輕的不像話的師尊,李菁暗地裡則叫他師尊小哥,而他聽了居然也不生氣,只是笑笑。

數十年間,師尊小哥常造訪于山寨中,他一來便是詢問關於李菁的一些近況,還親自教授她武藝、槍法。李菁也喜歡這個沒有一點脾氣的師尊,他非常的平易近人,就真如她親哥哥一般。

李菁此行是前往河南鄭州,是去尋找這世上最後的親人師尊,也是自己出生時的救命恩人。

路上,李菁心裡一直想著養母生前的話這世上如果有人是真心待你,關心你並不求回報的,那這個人除了母親大人外,就必定是你師尊了。

其實母親也不知道為什麼師尊從小就特別關心自己,在意自己,卻又將自己託付給母親照料。因為師尊的關心,母親甚至一度懷疑我是師尊年幼的妹妹或者親生女。但師尊都一一否定了。

當初母親遇見師尊時,正值碧玉年華,那時的師尊也是現在這般相貌,彷彿十數年間他都不顯老長似的。在母親的印象裡師尊是很少近女『色』的,更非是那些風流倜儻的種馬。所以親生女一說可能不實,只有是我可能是師尊年幼的妹妹這一說,這是母親猜測的,也並未得到證實。

也許,母親猜的是對的,也只有這樣才說的通。不然,師尊為什麼如此在意和關心我的周遭瑣事?但又為什麼師尊不直接和我兄妹相認呢?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嗎?還是有什麼不可述於他人說的秘密?難道連妹妹也不能說嗎?如果我們真是兄妹的話。

那這一次,我一定要找到師尊,當面問他關於我的身世,到底我與他是否真是如母親猜測的那般兄妹關係?

喜歡七殤之請大家收藏:()七殤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