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秋冬

秋冬

寶石琢型設計加工的實訓課程一共三天,地點在宜泉的一家寶石加工廠。

第三天上午,課程結束,任課教授是個可親可愛的老頭,在學生們的殷切央求下,最終答應了這天下午給大家放假,大家自由活動,翌日早晨再集合回南郡。

蔡素羽還是第一次來宜泉,所以和幾個同學約好了一起到處逛逛,溫以寧卻早在來之前就聽說宜泉的鳳陽山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奇花異木紛繁,是一座天然的森林公園和植物標本産地。她一直對此心動不已,這一次機會難得,所以,她便拒絕了蔡素羽她們的邀請,想借此機會上鳳陽山寫生。

宜泉市區有直達景區的班車,溫以寧在手機上搜到班車出發的時間和地點,中午也沒有吃飯,揣了幾塊麵包,就立刻趕往車站,搭乘下午最早的一班車前往鳳陽山。

半個小時後,班車在鳳陽山下的景區停靠站停下,溫以寧走下車,抬眼望去,深秋時節的鳳陽山層林盡染,巍峨壯麗。

從好幾年前開始,鳳陽山就被規劃為了自然保護區景區,要買了票才能上山。不過,如果是宜泉本地人,那麼,則不需要買票,只需要向工作人員出示一下身份證,直接就可以上山了。

溫以寧買了門票之後便步行上山。

聽說鳳陽山山高路陡,溫以寧出發前特意換了雙輕軟的運動鞋。但山中其實有建棧道,山路也有進行修整,鋪上了平整的石板,並沒有傳聞中這麼難走。

溫以寧一邊上山,一邊觀察山上的花草樹木,不知不覺間,她就偏離了一開始上山的那條路,走在了林間山徑上。

前兩天宜泉下了雨,未經修整的山徑濕滑,溫以寧走得不易,沒多久,鞋底便粘了不少黃泥,一步比一步都要重。

溫以寧走得小心翼翼,眼眸抬起,看到不遠處坐落了一座亭子,亭角翼然。溫以寧朝亭子走過去,打算在那裡休息片刻。

拿出紙巾擦幹淨一小塊地方,溫以寧這才坐下,她肚子有些餓了,從包裡拿出麵包。

亭外楓紅似火,溫以寧啃著麵包,人卻在神遊。

裴回以前說過,他小時候一直和爺爺生活在宜泉,那麼,他也來過這鳳陽山嗎?

想到裴回,又想到她離開南郡前和他在黎明網咖的那次見面,那時候,他雖然什麼也沒說,可看上去好像不開心。不知道他今天是不是也在黎明網咖,心情有沒有好一點……

還有……她在平臺上下的單他還沒有看到嗎?

想到這裡,溫以寧不禁拿出手機,登入平臺又看了一眼——

沒有任何的訊息,裴回依然沒有接單。

溫以寧心裡湧上幾分失望,她往外望向亭外楓紅,味同嚼蠟地啃著麵包。

突然,溫以寧一頓——

紅楓樹下,濕潤的石塊間,在苔蘚與蕨草之中,一株花型奇特的植物卓爾不群地脫穎而出,它的花朵是黃色的,花蕊卻是紅色的,花瓣和蘭花有些類似,整朵花看起來像一隻展翅欲飛的蝴蝶。

溫以寧將剩下的麵包三兩口吃掉,立刻從包裡拿出速寫本和畫筆,走出亭子,蹲在花前。

大自然一直是最好的設計師,世上有名的珠寶設計師和設計品牌都不乏以動植物為藍本設計創作的傑出作品,著名珠寶品牌蒂芙尼甚至直接在其建立的蒂芙尼應用藝術學校工作室引進豐富多樣的花草植物以供學員寫生臨摹和創作。

微風拂面,溫以寧眉眼嬌豔,容色專注,她認真細致地將眼前花朵的每一個細枝末節都清晰地描繪在紙上。

待終於畫好,溫以寧剛一動作,腿已經發麻,眼看就要摔倒,連忙扶住一旁的樹幹,一直到腿腳的麻意消散,才重新站好。

她看了眼天色,又看了眼手機,見時間還早,便收拾好東西,繼續上山。

宜泉陵園,終年蒼綠的松柏在深秋中的日光裡靜默著。

裴回白衣黑褲,戴一頂黑色鴨舌帽,懷裡捧著一束白菊,緩緩走到一塊墓碑前。

碑上照片裡的老人眉目慈和,一雙歷經滄桑的眸子卻通透睿智。照片下,刻著他的名字:裴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