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節目的優劣勢?
皮特陳信心十足:“我們最大的優勢應該是明星配置上,播出的時間越長,我們的固定嘉賓配合程度會越好,那種遊戲中的默契,絕對是跑男他們比不了的。”
大家感興趣問道:“這怎麼說?”
皮特陳說道:“我五年前參與了BBC真人秀節目《辛普森的朋友們》製作,他們和跑男模式類似,邀請娛樂圈明星參加各種遊戲活動,辛普森一家人之間有默契,但是每一期的嘉賓或多或少都會與辛普森一家人脫節,顯得跟不上節奏,看起來流暢性就會大打折扣,即使是用精妙的後期製作來填補,也掩蓋不了這個缺陷,最後,這檔節目被英國網友戲稱《辛普森一家人偶遇其他大明星》。”
有BBC節目的前車之鑑,皮特陳的這番經驗之談讓大家都很有信心,董事長更是說道:“還是我們《超級挑戰》好,主角只有超級家族自己人,不會得罪嘉賓,也不會被嘉賓搶鏡頭!”
如果楊安能夠聽見,其實他也會覺得皮特陳說的有道理。
但跑男和極挑的定位本來就不相同,跑男大多數請嘉賓,很少只有自己七人,而極挑絕大部分是固定六人團隊,很少請嘉賓,兩個節目的風格和思路都不一樣。
皮特陳故意沒有提一點,那就是《超級挑戰》最大的軟肋同樣在嘉賓身上,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對他們自己來說,也是致命的,他們必須找到合適的嘉賓來擔當固定班底。
就像是如果《極限挑戰》所託非人,碰到幾個放不開的,糾結的裹筋的不著調的嘉賓,這節目就沒法看,但跑男的容錯率就好多了,嘉賓們默契不夠也不要緊,因為跑男的定位是貶低自己固定班底,而儘量突出嘉賓,觀眾們至少有一半是衝著嘉賓看節目的。
關於綜藝節目中,偶像,收視率,節目質量三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皮特陳暫時不想對其他人說,這是非常複雜的內容,就連他自己也解釋不清。
董事長並不太懂具體業務方面的內容,玄黃娛樂整個公司裡能認清楚競爭對手的實力,還能冷靜分析自己的高層並不多,就算有人真心實意為公司好,但在此刻,沒人會傻到給大家潑冷水。
接近晚上十一點,收視率已經統計出來了,《奔跑吧兄弟》首播收視率3.2%,能在週一晚間拿到這個資料,已經非常不錯了。
跑男團隊對這個結果很滿意,週二的晨會上,楊安對跑男製作組進行了高度讚揚:“大家做的非常好,大家辛苦了!首播3.2%,基本上意味著穩定後收視率不會低於4%,如果再請來國內外一些一線明星,破5%都不成問題,作為一檔戶外真人秀節目,我覺得非常不錯了!”
但孫大炮等人還是主動做出檢討:“依託著央視平臺,我們沒能達到當初《了不起的挑戰》的首播收視率記錄3.6%,我們感到特別羞愧。兩年時間我們沒有讓自身實力更上一個臺階,是我們還不夠努力,對不起大家!楊總,我向您保證,我們下一期一定要發生質的突破!”
“沒關係,你們組做的不錯了!”
“孫大炮,首播3.2%都還叫不行,你叫我們全年最高記錄3%的《歡樂喜劇人》怎麼想?給點面子好不好?”
“我們《非誠勿擾》也達不到這個記錄,孫大炮,你前幾天託我幫你找女朋友的事情黃了啊,我現在鄭重宣佈,咱倆友盡!”
大家都在鼓勵孫大炮他們,故意開著輕鬆的玩笑。
說實話,因為央視那邊換屆時間的原因,跑男第一期節目的上線很匆忙,宣傳做的也不夠到位,一個星期的炒作時間遠遠不夠,正常炒作一輪至少是一個月,各種宣傳片投放,海報製作,節目團隊去各個電視臺跑通告,接受採訪,網路和電臺專訪等等,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宣傳週期。
所以楊安對收視率沒有打破老母雞記錄並不在意,安然公司大部分人也不在意,他們對跑男製作組的後勁充滿信心,畢竟,跑男真正最好玩,最精彩的部分都還沒有展示出來。
晨會結束後,孫大炮單獨留下來,跟著楊安回他的辦公室。
楊安問道:“方案都準備好了吧?”
孫大炮點頭:“我們有一個多星期沒有錄節目,大家都挺期待的,都在問我什麼時候開拍。三個備用方案都準備好了,今天晚上隨時可以動身出發。”
楊安說道:“好,我中午給你答覆。”
孫大炮離開,楊安在辦公室裡左右走動一會兒,最後還是拿出電話,給央視審片部主任葉志翔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