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九章 抱負

“現在才知道讀書就晚了!”又有學子嘆了口氣,“這次若真是考試選拔,選拔五十個人,那麼各地湧來的讀書人肯定很多,要想在這麼多人之中脫穎而出,談何容易。”

“寒窗苦讀的人那麼多,可入仕的機會十分渺茫,幾乎等於沒有,好不容易有一次機會,可以靠著考試入仕,你覺得那些讀了十幾甚至幾十年書的人會不來?”

“那...那...”

“那什麼那!還是要用功讀書!州學有名家坐鎮,是最好的求學機會,若這樣都考不過窮鄉僻壤的讀書人,你還有臉抱怨?!”

同學們議論得熱火朝天,孔穎達卻在一旁默默吃飯,沒有參與議論的意思。

學而優則仕,是許多讀書人的夢想,對於年輕的孔穎達來說,同樣不能免俗,但他的抱負不僅僅是當官、光耀門楣而已。

孔穎達是“先師尼父”孔子的後裔,自幼聰慧,不敢稱“神童”,但在求學上的表現,遠超同齡人。

而隨著自己在學海里遨遊的日子越來越長,孔穎達有了一個抱負,一個宏偉的抱負,那就是將南學、北學以及儒家經學各流派統一。

自漢以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儒學內部流派眾多,一如群雄逐鹿。

又因為南北數百年對峙,有了南學、北學的紛爭,於是群經異說,諸師異論,不下數十百千,紛紛攘攘,至有互為水火之勢。

對於這個局面,有飽學之士試圖改變,那就是二劉之劉焯劉士元,劉炫劉光伯,這兩位精通南學、北學,有舌戰群儒之功力。

可即便如此,想要統一儒學依舊很難,因為這需要權力和上位者的強力支援,二劉一直在努力,但仕途不順,蹉跎多年毫無進展。

師從二劉的孔穎達,決定要像兩位老師那樣,為統一儒家經學而努力。

隨著他在西陽求學,越來越發覺自己才疏學淺,所以,即便自己現在就有把握透過考試選拔去當官,他也不會去參加,要繼續留在西陽求學。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祖說的話,孔穎達深以為然,他有抱負,要實現抱負就得有真才實學,不然如何舌戰群儒,如何統一儒學?

黃州州學接連成為考試選拔的場所,可想而知,日後官府還會在黃州舉行考試選拔,那麼紛至沓來的讀書人、飽學之士,就是孔穎達展開辯論的最佳人選。

辯不過對方,說明自己學問還不夠,或者觀點確實有問題,若是辯贏對方,那就設法讓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

如果辯論時誰也辯不倒誰,那就引經據典進行討論,講道理。

黃州州學聚集了大量經學名家、飽學之士,做學問的氣氛很好,這是孔穎達最為留戀之處,所以比起做官,他覺得還是先做學問為好。

孔穎達有信心,終有一日,他會超越兩位老師,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部儒家經典的內容統一,結束儒家經學內部宗派的紛爭。

到時候,他定要編制一部著作,論述五部經典的明正之義,流傳後世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