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比於水戰,陸戰之上,便是秦軍的天下了。
一直到秦軍頻臨江上的時候,南唐水軍也沒將入蜀水路上的要隘奪回來,秦軍在其上,設定投炮等物,讓南唐水軍也吃盡了苦頭。
奈何,水軍就算逼退了秦軍水師,只要上了岸,就算人再多,也拿那些關隘沒有半點法子。。。。。。。。
不過,中原戰爭就是這般,在長江上廝殺混戰的漢人水師,也順便鍛造出了大秦日後稱雄海上的大秦水師勁旅。
中原混戰,往往能磨練出一隻只精銳的漢家精銳,震懾四方,這已經是一種規律了,就像三國混戰之時,漢人都殺的你死我活了,北方的匈奴等族,卻還是被邊塞處的諸侯們殺的聞風喪膽,就是這個原因了,所以在這裡不用多做贅述。
。。。。。。。。。。。。。。。。。。。
大秦成武十三年,對於秦人而言,真真是個豐收的好年景。
大秦沒費什麼力氣,便滅亡了東宋,佔據了開封。
大秦君臣都覺著,在定鼎天下的道路上,大秦又猛然前進了一大步。
稍微有點美中不足的是,種燧,魏懷德未能攻下樊城,不然的話,兩淮指日可下,到了那時,大秦面前,也就只剩下長江天險了。
不過即便如此,大家也感覺,大秦一統**,名正言順的成為天下之主的日子,不遠了。。。。。。。
在這個時節,大秦都城長安,繁華富庶之處,也就可想而知了,也許,整個世界上,也就是南方的南唐都城可以比擬一下,其他亞歐大陸,沒有那座城池,會像長安一般,這樣的耀眼,這樣的繁盛,像珍珠一樣,閃爍著光芒。
越來越自信的秦人,在開疆拓土的同時,也在締造著屬於自己的文明。
一個龐大的帝國,已然顯露出了雛形,並在努力的將觸角伸的更遠。
而前方的捷報,讓大秦君臣都鬆了一口氣,長安也漸漸喧囂了起來。
差不多到了年關的時候,後周柴氏宗族,以及東宋朝臣解送入京,讓大秦京師的百姓,這個年關過的更是興高采烈。
不過,在大雪飄飛的臘月頭上,一隊數十人,裹著皮袍子,戴著尖頂皮帽,騎著矮小的健馬,在大秦騎兵的護送下,迤邐來到長安城外。
馬上的蒙古騎士們,雖然都凍的臉色泛青,鬍鬚鬢髮上,都掛滿了霜花兒。
但這些面板粗糙的好像砂紙一般的胡人漢子,卻並不覺得怎麼寒冷。
因為他們都曾在遙遠的東北冰原上摸爬滾打,也曾享受過遼東那刺骨的風寒,長安這裡的天氣,在他們看來,已經暖和的和春天差不多了。
為首的是個少年人,十二三歲年紀,卻已經能和其他成年戰士一樣,騎著戰馬,長途跋涉,而不懼艱辛了。
這個時候,他的臉上,手上雖然都有被凍裂的口子,臉色也要比旁人差許多,但他卻好像並沒有太多的感覺,反而好奇的看著這座雪中的大城。
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在征戰中長大的他,遠不如他看上去那般柔弱,反而堅韌的可怕。。。。。。。
“張大哥,你說有人迎接我們,我沒看到。。。。。。。”
漢話說的很生硬,語義也不算暢通,但說到這種程度,在蒙古人中間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他身邊陪著一個大秦軍人,從官服上看,這是一個軍中都尉。
他則一口熟練的韃靼語,“王子殿下,您會看到他們的,只是還要再行一段路程,現在我們雖然看見了長安城,但離他並不算近,迎接您的人,不會來到這麼遠的地方的。”
拖雷控著馬韁,笑了起來,“張大哥,說了很多了。。。。。。你是個真正的勇士,讓拖雷很敬佩,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應該結成安達,長生天在上,她不會讓你後悔今天的決定的。。。。。。。。”
後半段,終於換成了地道的蒙古語。
都尉扯扯嘴角,這話已經聽了很多遍了,但和一位蒙古王子,結成兄弟。。。。。。還是算了吧,軍中都傳,大帥很不喜歡蒙古人,尤其是那位蒙古大汗,他才不會為了一個看上去還算聰明的小孩子,而幹這樣的蠢事呢。
“殿下,離別的時候就要到了。。。。。。。請您記得,到了城中,一切都會有人為您安排妥當,您的護衛,也要嚴加約束,這裡的人們,不喜歡過於。。。。。。蠻橫的行經,您明白我的意思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