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捲風雲激盪幾時休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挑撥

“不過沒想到的是,張培賢,杜山虎之後,現在要跟咱打擂臺的,卻又換成了江君慈,世事變幻,確實有夠奇妙。”

“大帥,直接回府嗎?”

胡烈湊過來,說了句廢話。

趙石擺擺手,“想去哪兒,你就去吧,初六回來就成。”

胡烈眉開眼笑的走了,其他護衛看著羨慕,卻沒人再開這個口。

趙石笑笑,道:“回府之後,你們知會一下其他人,休沐五日,輪值都安排好了,別忘了到賬房那裡領一份年賞。。。。。。。。”

眾人都是大喜,吹在身上的寒風都覺得熱乎了起來。

這些年,晉國公府的家將們過的很不錯,大多在京師安了家,每年年根兒上,都有一段休沐之機。

但今年特殊些,因為宮中大宴群臣,說不定就會有旨意到府,所以到了現在,也沒撈到休息的日子。

而作為大將軍衙府的牙兵,國公不開口,旁人說了都不算,這會兒終於等到國公下令,大家自然歡喜。

胡烈這傢伙有些不地道,扔下大夥兒,半路就跑了,但人家跟國公情分非比尋常,自然不是他們能比得了的。。。。。。。。

回到晉國公府,趙石將一家人都叫過來,其樂融融的用了早飯。

自石頭娘故去,這晉國公府中,趙石就算是真正的一家之主了,沒了他,年夜飯都吃的不香。

這頓早飯,算是將年夜飯補上,除了在外為官的趙君玉,其他妻兒都在。

不過,大年初一,晉國公府消停不了。

上門拜年的人可不老少,尤其是太皇太后娘娘年歲漸老,秦州趙氏一族,在京的人,差不多都以晉國公趙石馬首是瞻。

秦州趙氏,這些年,也差不多分為了兩支。

一支為主支,在秦州故土聚族而居,另外一支說是在鞏義,其實應該說是在長安,以晉國公府為主,凡婚喪嫁娶,都要知會這邊一聲,等晉國公府拿主意,才會操辦起來。

這顯然是宮中太皇太后娘娘的意思,不然的話,趙氏族人,雖與晉國公府親近,但絕對親近不到這樣一個地步,幾乎將晉國公趙石當做了家主來對待。

當然,鞏義趙氏這邊也落不下,多年過去,鞏義趙氏已經徹底成為鞏義一等一的大族。

族中子弟,也改頭換面,學文練武的不計其數,人才也出了一些。

二十多年過去,雖還不足以讓當年默默無聞的鞏義趙氏脫胎換骨,徹底洗掉身上的泥土氣息,但有晉國公趙石這樣的人物護持,成為大秦世家豪族之一,怕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鞏義範氏,張氏兩族,都在行商旅之事。

範氏走西域,連通回鶻,吐蕃,草原諸部,足跡幾乎遍及大秦邊塞,只是年頭還短,稱不得豪商而已。

而鞏義張氏,做的就是皇商買賣了,因為下手比較早,又有著晉國公府作為依靠,在夔州各個船廠,都有著份子,是大秦最為主要的船東之一。

更何況,還涉及於蜀中茶園,織坊,生意做的很是不小,比之範氏,有過之而無不及,已經開始讓御史中丞張世傑感到頭疼了。

對家人嚴加約束吧,但鞏義那兄弟兩個,做生意做的風生水起,想收手是斷無可能,而且,自成武七年,太子巡幸大同之後,大秦對商人也開始寬鬆了起來,士農工商的界定,在這些年屢次變革之後,也漸漸開始模糊。

這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一個情勢,表現出來,就是很多人開始從事商旅之事,家底漸漸豐厚起來。

所謂民富則國強,大秦也走在這樣一條道路之上。

不過不管怎麼說,晉國公府的親族們有權勢的不見幾個,卻都很富有,張世傑頭疼的事情,對晉國公府而言,卻是難得的好事。

不怕大將軍的族人親戚,行卑賤之事,聚攏財富,就怕這些人官居要害,聯絡有聲,若是大將軍本人,也被錢財晃花了眼睛,很多人怕是要念叨幾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