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卷天下興亡誰人曉第八百五十二章大亂(求月票)

這時遠遠的,宮門方向已經可以聽聞雜亂的聲音,並迅速向宮內蔓延,韓文魁不耐,冷笑了一聲道:“陛下待韓家如何,到地下去問我那苦命的兄弟吧。”

說罷,再不猶豫,抽出短劍,一劍刺入景帝胸口,接著手中一攪,將短劍抽了出來,景帝眼睛睜的老大,嘴唇蠕動著,想要說什麼出來,卻有血絲從口中漸漸蔓延而出,最終,頭一歪,身子軟了下去,眸中神采漸漸淡去。。。。。。。。。

大秦咸寧七年五月十二,大秦景興皇帝崩於勤政殿上,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景興皇帝,在位十三年,勵精圖治,征伐四方,令諸國皆懼,乃大秦立國以來,不多見的英明君主,不過最終,這位大秦皇帝陛下卻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夙願,而是歿於內亂之中,死時,還在壯年。

一腔雄心壯志,盡付流水,可憐亦復可嘆,又或可恨,只有等後世之人來評說了。

一劍刺死景帝,韓文魁回身緊緊盯著兩個親兵,兩個親兵明白,跪倒在地,給他磕了三個響頭,起來之後,兩人同時抽出腰間兵刃,橫刀自刎,勤政殿上的血腥味,漸漸的濃郁了起來。

韓文魁頭也不回,將短劍扔在曲氏身上,大步走出勤政殿,呼喝著,將趕的老遠,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衛士們叫到身前,對幾個心腹道:“曲氏刺駕,陰謀敗露,封了勤政殿,速去東宮,尋太子殿下來,就說韓文魁無能,不能護衛陛下安全,無顏再活於世上。。。。。。。。。。”

說罷,在一眾軍士面前,抽刀自刎於勤政殿前。。。。。。。。。。

一時間,宮內大亂。

更亂的,則是整個長安。。。。。。。。。

深夜,中書所在依舊燈火通明,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六部尚書,參知政事,一種三品,四品的朝堂大員濟濟一堂,不時竊竊私語兩聲,都在等著訊息或是宮內的旨意。

像大將軍趙石這樣的國朝大將,一旦受戮身死,不但朝野震動,需要大臣們來梳理,而且軍前那些驕兵悍將們也要安撫,所以訊息不能很快傳出去,但也不會太慢。

所以這還要朝堂大臣們來措置商量,之後的事情一定會很多,在這樣一個時候,什麼後周使節,什麼金國使臣,都已經被人拋之於腦後了,因為一個不慎,就可能演變成大亂之局。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像趙石這樣的大將軍,這樣的一個位置,這樣的一個經歷,牽扯的人和事絕對不會少了,大將軍趙石去後,風波所及,朝野內外,肯定要有一番大大的震動。

所以最緊張不會是當今陛下,而是下面的大臣們,這個時候這些位高權重的朝中重臣們,心裡都繃著一根弦兒,就等著宮裡傳來的訊息了。

一旦陛下下定了決心,便會有很多事撲面而來,不下於一場政變。

當中書所在被馬蹄聲驚醒,眾臣環顧左右,面面相覷,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時候,中書已經被黑壓壓的軍士所團團圍住。

對於這些養尊處優的朝中重臣來說,在刀槍面前,除了開口斥責,乃至於破口大罵之外,好像再也做不了什麼,這就是亂世,刀槍之下,沒有多少人說話的餘地,什麼陰謀詭計,什麼子曰詩云的大道理,什麼家國百姓,都是空的,只有握緊了手中的刀槍,誰才能站直腰桿說話。

不光是中書,樞密院,六部,長安各大衙門,都被牢牢控制了起來,沒有上官軍令,什麼人都不會放進去或者放出來。

一隊隊全身披掛,刀槍出鞘,殺氣凜然的官兵從街道上走過,各個坊間的交通要道,全部被兵士守住,朱雀大街上更是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戒備森嚴。

整個長安城都已經處在了刀槍之下,除了那些始作俑者之外,所有的人,都在簌簌顫抖,無助的等待著自己最終命運的來臨。

而長安王氏門閥所在,厄運很快就找了上門兒,如狼似虎的秦軍官兵來到這裡,裡面有西北將士,有吐蕃蠻子,有殿前司禁軍士卒,也有平涼守軍官兵,在軍官南腔北調的呼喝聲中,將偌大一座王氏府邸圍了個水洩不通。

然後就是詭異的寂靜,除了王府當中傳出的尖叫聲,外面的軍士各個手握腰刀,靜靜的等在那裡,他們在等上面的軍令,是衝進去殺過裡面所有的人,還是其他什麼,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執行下去,不過殺氣已然在醞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