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成武三年四月末,雲外草原東北,額拉姆河河畔一片喧騰,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會盟的日子到來。。。。。。。
而在這一天,乃蠻部使者的突然到來,為這次會盟好像蒙上了一層陰影。
乃蠻部,突厥後裔,韃靼人的遠親,與韃靼人世代聯姻,可以說是韃靼人在北部草原的盟友,同時,又是韃靼人最具威脅的潛在對手。
而韃靼人剛剛所經歷的變亂,就是乃蠻部一手所促成,韃靼人的背叛者,卡勒部,也正是與乃蠻部連結最緊密的韃靼部落。。。。。。。
若是十年前,還有人說乃蠻部是韃靼人的兄弟的話,現在韃靼人中,再沒有一個人會在看到乃蠻部的人之後,想起兄弟這個詞了。
因為沒有兄弟會在背後向你揮出彎刀,也沒有任何兄弟會藏在暗處,向你射出卑鄙而致命的箭矢。
其實,從汪古部覆滅的時刻開始,乃蠻部便與韃靼人有了洗刷不盡的仇恨,而可以想見的,當他們再次擁有了汗王,擁有了和乃蠻部對抗的實力之後,第一個開戰的物件,不會是手上沾滿韃靼人鮮血的金國人,而是卑鄙的乃蠻部和他的走狗們。
雖然沒有人這麼說,但藏在心中深處的仇恨是無法磨滅的,也必定有一天會用鮮血來驗證這仇恨到底有多麼的深刻。
所以乃蠻部的使者來到這裡的時候,迎接他們的不再是兄弟的熱情問候以及美酒。而是一雙雙冷漠而又仇視的目光,這樣的遭遇。乃蠻部的使者已經很久未曾體驗過了,尤其是在雲外草原上。。。。。。。。
不過他們已經顧不上想這些,因為他們被這裡的景象徹底的震驚了。
連綿不絕,好像一直能延伸到天邊盡頭的帳篷,來來往往,人頭洶湧的韃靼人,以及傳聞中身穿紅色衣袍的異族人。
天上各色的旗幟在飄舞,如雲的牛羊在草原上吃著青草。人喊馬嘶之間,他們好像來到了一個不屬於草原的地方。
但乃蠻部的使者們到底是見多識廣的,震驚過後,他們一下子便想到了盟會,也只有各部盟會之日,草原上才會出現如此鼎盛的景象。
韃靼人要推舉出他們的汗王了,很快。乃蠻部的使者們便做出了這樣的判斷,雖然他們覺著有些不可能,因為日子太短了,從卡勒部覆滅算起來,才剛剛過去了多少個日夜,韃靼人各部就聚集在了這裡。很難想象,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但事實上就是如此,也只有盟會,才會讓如此眾多的部落聚集在一起,也只有盟會。才能解釋如此多的韃靼人聚集在一起的原因。
草原上,盟會的意義自不待言。而早已失去汗王的韃靼人盟會在此,也就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要推舉汗王。
而擁有了汗王的韃靼人,才能真正的結束內部的戰亂,一盤散沙一般的韃靼人,要凝聚起來了嗎?
乃蠻部的使者們竊竊私語著,想著這樣突然的一件大事,會對乃蠻部造成怎樣的影響,根本無暇顧及那些沿路看過來的仇恨的目光。。。。。。。
。。。。。。。。。。。。。。。。。。。。。。。。。。。。。
“王。。。。。。。。。我們該怎麼辦。。。。。。。韃靼人正在推舉他們的汗王。。。。。。。”
這裡是一處比較偏僻的帳篷,他們來到這裡之後,便被帶到了這裡,暫時安置了下來,他們也無暇向這些韃靼人抗議什麼。
當帳篷內只剩下了乃蠻部自己人呢之後,扮作使者首領,乃蠻部王子曲出律的隨從有些驚慌的問道,雖然他們並沒有耽擱,便從乃蠻部啟程來到這裡,但看上去,他們還是有些來晚了。
草原傳聞,乃蠻部的使者到了哪裡都是那麼的傲慢,但不得不說,他們有傲慢的理由和資格,因為他們是乃蠻部的使者,這樣的身份便足以讓他們表達出足夠的傲慢,卻又無人敢於責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