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秦軍南歸的事情,已經是深秋季節了,再不回去,便是冬天,大規模的行軍,在這裡根本不可能,但等到明年春天……
趙石思量再三,終於做出了決定。
七月間,北上草原近兩年,有的已經在草原呆了三年時間的秦軍將士,開始陸續踏上南歸之路。
當然,秦人作為這次盟會的主角之一,不會只留下大將軍一個人在這裡參加草原人的盟會,即便不想過於凸顯秦人的地位,但也有著在草原人面前展現自己實力的必要。
所以,一部分秦軍會留下來,至於是等到大將軍南歸之時,一起迴轉,還是常駐草原,卻還要再做定奪。
而南歸之後的事情也要考量了,他的想法是,回到大同,不會在河東多呆,聖旨一到,立即回京。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大秦成武四年的年關可以在長安過了,在外征戰近四載,,也該是到回京瞧一瞧的時候了。
而按照他的規劃,明年會有一場大戰,他在京師的呆的日子不會太長,攻滅西夏之後,大秦定鼎中原的步伐便沒有人能夠阻止了。
但到了那個時候,杜山虎,張鋒聚等人也許會參與進這場波瀾壯闊的戰爭中去,不過他這個大將軍,可就不太好說了呢。
如果戰事順利,他將有一段難得的清淨日子,不過,誰說得準呢。
想到這些,他既有著興奮,又有些難言的落寞藏在心底,他已經到了而立之年,看上去年紀輕輕,但十年光陰,也不過是一閃而過罷了,到了四十往上,他不能保證自己的精力還如現在一般充沛。
也許,到了那個時候,連野心都會隨著精力的衰減而漸漸消失吧?
這是獨屬於他自己的煩惱,說出去,即便是身邊至親至近之人,也要說他貪心不足的,但二十年過去,回頭瞧一瞧,做的那些事情,真的讓他感覺,太少了些……
光這一個感覺,若是讓旁人知曉,還不定會怎麼的不可置信呢,即便是他自己,想到這個,也要自嘲的笑笑,覺著確實有些貪心了,不過那種感覺,卻怎麼也還是揮之不去……
考量著這樣長遠的事情的他,自然沒有多少過多理會那些商人的意思。
就算不顏昔班向他推薦了那位叫做阿健蘇祿的回鶻商人,他也沒興趣見上一見。
別說回鶻人是在契丹人治下,就算回鶻人有著獨立的地位,也有著結盟的心思,但離大秦太遠了。
聯合回鶻人進擊西夏人側後?
這不在趙石考量之中,西夏的土地必將全部屬於大秦,若是聯結回鶻人,那麼回鶻人佔據的土地又該怎麼算?
大秦現在已經有那個能力,獨立攻取西夏,不用多此一舉,再者說了,回鶻人和秦人隔著西夏,聯通不便,根本無法做到一起行動。
最可能的結果就是,眼瞅著西夏敗亡在即,回鶻人來撿個便宜,那怎麼成?
所以,不論回鶻人有著怎樣的善意,這樣對大秦沒有任何意義的結盟,都是不可行的,尤其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回鶻人不在秦人控制之下罷了,而大秦攻取西夏,已經不需要盟友,只需要為大秦作戰的戰士……
至於那位回鶻商人所說的貿易之事,就更無所謂了,如果大秦打通了連結西域的商路,即便沒有做出保證,也會有大批的商人來到大秦,跟秦人貿易,那樣的話,回鶻人所要取得的,便可以說是特權了,他們憑什麼得到這些特權呢?
只憑一個商人的幾句話嗎?痴心妄想也要有個限度不是……
(終於碼出來了,還沒有吃飯,看在阿草這麼辛苦的份上,大家多支援。)